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 第134章 熊廷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熊廷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 / 2)

只要有了爱好,并凌驾于政事之上,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于是,刑庭比身兼辽东巡抚、蓟辽总督、辽东经略三大封疆大吏的职务,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除了皇帝朱由校,无人能出其右!

朱由校又赐予熊廷弼尚方宝剑一把、金甲一副、亲王的蟒袍一件!

这就等于是皇帝亲临战场了!

方从哲说道:“陛下,自神宗以来,朝廷缺额严重,目前只有十之三四,还望陛下及早定夺。”

朱由校:“那就启用赵南星为吏部左侍郎,协助韩大人,补充朝官员额。”

赵南星是东林党的主要人物,但也仅仅是阉党的说法。

后世的史籍,是谁写的?

打开的都是大儒,都是进士,他们肯定写了不少东西,当然是说自己的人好。

后来被阉党给团灭了,自然就要狠狠地抹黑他们,写出来‘东林点将录’。

再后来,阉党被崇祯灭了,重新启用东林党,东林党肯定要给自己翻案,重新洗白自己。

所以,流传到后世的史籍,那个为准呢?

这是我猜的,不知道对不对!

朱由校经过与方从哲等人的了解,尤其是他信得过的黄克瓒,知道了赵南星的底细。

赵南星认为,治国之道,首在吏治;而吏治在于严明、清明,他推崇建设一套完善的官员任命、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管理民政。

官员的考核,不能依靠儒家提倡的德政和仁政,而要实行严格的律法。

对于赵南星这样的观点,朱由校认为与东林党的宗旨是相反的,所以不能因为赵南星被称为东林党,就一棍子打死,否定他的一切。

在万历时期,赵南星曾上书奏报关于人事任命的思路:

“不得已而就近推补,命下,即时就道,依限而至。其远而不能待者,亦就近调补”;

“起用户籍近于京城的官员,不必拘束资历排序”;

“间一调之,或一处二人,以为目前蛩蟨之助”。

如果能按照赵南星的观点和办法来增补官员,大明这架国家机器就能很快恢复正常的运转。

至于增补之后的官员,就需要严格的考核。

比附还在昭狱吏关押的杨涟、刘一燝53、周嘉谟74、李汝华等人,令朱由校最不满意的有两点,一是坚持文人治国,‘政事归于六部,公道归于文人’。

这种想法,在治世、盛世的时候,未尝不可。

但此时国事艰难,国库空虚、外敌寇边、民不聊生,甚至已经出现流民的兆头,这种环境下,就需要一言九鼎之人,荡清寰宇,兴政除弊。

如果什么事情都交给文官,一件事能吵吵半年多,还拿不出有效的办法,怎么行?

第二个是反对收税。他们反对收税,基本理由就是‘与民争利’,这当然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个简单的例子,隆庆年间的开海令,遭到了文官的强烈反对。

不管他们有多少理由,两个私利是跑不了的。

其一是走私。

大明的禁海,其实只是禁了皇家和朝廷不能出海,民间出海根本禁止不了,早就是官商勾结,利益共享了。

而朝廷要开海,就必然进行规范管理,收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这样就损害了艰难士绅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