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承蒙陛下厚爱,臣有一言。”被汉帝刘弥亲自擢升为车骑将军的杨济道首先发言,声音洪亮如钟:“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连年征战,粮草军备早已捉襟见肘,加之去年一战损失惨重,正是我军一举攻破的良机。至于齐国,许白如今龟缩东南,沿汉江天险布防,硬攻难有胜算,不如以佯攻牵制,待赵国一灭,南方再无屏障,齐国自然手到擒来。”
薛平之点头附和:“杨将军所言极是,兵法云‘避实击虚’,赵国正值虚弱,正是我们大展拳脚之时。”
而昭苏则持反对意见,他站起身来,颇具威严:“齐国虽强,但宿怨已久,不灭齐国,我军难以安心北伐。且齐国近年来数次败给我国,仅剩许白,可谓是孤掌难鸣,正是我们趁机削弱其势力的好机会。一旦齐国稳定,再图之将难上加难。”
秦简亦补充道:“再者,齐国若得知我军攻赵,岂会坐视不理?若被其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先稳住齐国,集中力量攻赵。”
两派人马各执一词,争辩愈发激烈,殿内回响着不同的声音,气氛一度剑拔弩张。尉迟驰、卫布仝等人则相对沉默,他们更擅长于战场上的拼杀,对于战略层面的争论,显得有些脑子不够用,只能在角落里闭目养神,美其名曰等待着陛下的最终裁决。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之际,刘弥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陆象先身上:“陆侍郎,说说吧,免得几位将军吵的激烈,把朕这宫门给拆了。”
“臣遵旨。”陆象先缓缓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轻轻划过沙盘上的地形,开始阐述他的策略。
“诸位将军,齐国固然富饶,但水网复杂,于我军不利。但赵国此刻的虚弱,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若能与东面的陈国结盟,共谋赵国,则胜算大增。陈国虽远,但利益之下,无远弗届。陛下早已预见此事,三月前便命我暗中联络陈国,如今,陈国已应允结盟,只待我国使臣归来,便是兴兵之时。”
陆象先的话语沉稳有力,掷地有声,见众人陷入沉思,他继续道:“我计划,待陈国大军压境,赵国东部兵力必然调往东线迎敌,此时,我军可从淮左、池州、归北三路同时进发,直捣赵国腹地。一路攻打华关、镇北关,直逼丹城北部;一路取道宿州、宁国,截断其补给线;最后一路则直打上谷、常州,三路大军在宁关、广淳一带会合,形成合围之势,一举攻下丹城,灭了赵国。”
说到这里,陆象先停顿了一下,环视四周,见众将皆凝神倾听,便继续说道:“至于齐国,可派一员上将,率两卫精锐及中阳扶余大都督所部,作出攻齐之势,以牵制其兵力。如此,则赵国可定,齐国亦不足为虑。”
听完陆象先的陈述,殿内先是短暂的沉默,随后又是一阵低语。众将纷纷点头,觉得此计既周全又大胆,远交近攻大智慧也。
“陆大人,陈国距离甚远,结盟出兵之事,是否太过冒险?”李迟提出了最后的疑虑。
陆象先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陛下早有布局,使臣已快马加鞭,不日将返,届时一切按计划行事,万无一失。”
刘弥见状,满意地点点头,拍板决定:“就按陆爱卿之计行事,即刻准备,待使臣归来,便是我大军出征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