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何事务,非得赶在此时和我商谈?”瀛姝的脚步移开,不再踩着司空月狐的影子。
“不是非要赶在此时,而是此时正好方便,不然我还要约中女史你去一趟心宿府,至少还要等几日之后了,而这件事务,还挺着急的。”
瀛姝不和司空月狐争辩了,她扶着一侧的栅栏,视线落入波光里,听着悠悠的浆声,倒也无甚意趣在观两岸的灯火了。
“北汉姜泰登位后,引发的一系列事态中女史也听说了,这些变测都由一个关键人引发。”
“是那个神秘的大尚臣?”
“没错,我们现在只知姜泰遣姜漠使豫,且有和亲之意,和亲的一方应是着落在姜漠身上,但姜漠已有正妻,因此和亲一事,我朝必定会拒绝。姜高帆应该也有所预料,关于他有什么筹谋,我现在也难以凭空猜测,不过,我能确断的是姜泰必然不是真要和我朝结盟,他知道凭北汉的兵力其实难以和北赵开战,而且北赵的野心,也并不仅仅是把控关中。你可知道北汉现在的处境?”
瀛姝渐有了兴趣,她并不知道北汉蛮部现在的处境。
“北汉据长安、陇右、汉中,而巴蜀之境属我朝领土,北汉和北赵为争函谷关,数番拼争,如今函谷关仍为北赵所控,北汉兵力只能退守潼关,北汉想要扩张领土,与北赵一争天下,当难以通过函谷关时,只能选择南侵,先夺巴蜀,再夺荆襄,进而攻江南,可如果姜泰要实现这一军事战略,务必造舟楫,训水军,否则难以实现。”
此刻眼前并没有舆图,瀛姝却也能听明白要义,下意识点点头。
“羌部依赖的是骑兵,不熟水战,羌人更不懂得如何建造战舰,姜高帆于是才建议姜泰改变对汉民的轻篾态度,弃羌姓,改汉姓,为的是争取船匠以及擅长水战者投汉,但仅仅只是北汉改用汉姓当然不足以网络人才,因此我断定,恐怕姜高帆会把主意打在神元殿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