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源跪在地上,耳边传来群臣的争论声,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不仅关乎到贾赦的生死,更关乎到贾府的荣辱兴衰。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贾赦那张年轻而倔强的脸,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言罢,大殿内一时陷入沉寂,众臣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仁康帝目光深邃,似在权衡各方意见,片刻后,缓缓开口:“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率决断,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置罗刹国。
众卿应该看到了罗刹国的降书,其言辞恳切,愿与我盛修好,然其狼子野心,历来为世人所知。朕心忧之,恐其表面臣服,暗地里却另有图谋。”
“臣以为,可暂纳其降,以示我大盛宽容大度,同时暗中加强边防,以防其不测。”一位年长的文臣缓缓说道,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然则,若罗刹国假意投降,暗中蓄力,待时机成熟,再行反噬,我大盛岂不危矣?”另一位武将出身的臣子直接反驳道。
大殿内的气氛骤然紧张,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碰撞在一起,激起了激烈的火花。
“臣附议柳大人所言,我大盛应以和为贵,彰显大国风范。”
“哼,赵大人此言差矣,我大盛的威严岂容他人践踏?罗刹国狼子野心,若不严加防范,必成大患。如今东北军俘虏了罗刹王室近七成人员,咱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罗刹国并入大盛的版图之内!”
“哼,莽夫之言。东北军虽俘虏七成罗刹王室成员,那是因为罗刹国没有防备,加之我大盛将士英勇善战。但罗刹国地广人稀,民风彪悍,若强行并入,只会激起民变,于我大盛不利。”户部尚书轻轻摇头,反驳道。
“大人此言差矣,我大盛兵强马壮,何惧罗刹国区区小民?只需派遣大军,定能将其一举平定。”
“哼,莽夫之勇,难成大事。”户部尚书轻轻摇头,反驳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无奈,“将军此言差矣,我大盛固然兵强马壮,但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更非最佳途径。罗刹国地广人稀,民风彪悍,若强行并入,只会激起民变,引发连绵不绝的战乱,于我大盛的百姓与国家皆是不利。
再者说,罗刹国虽然此刻处于劣势,但其国力并未完全丧失,仍有反击之力。若我大盛轻率出兵,一旦陷入持久战,必将消耗大量国力,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觊觎与干涉。此等风险,我大盛不可不察。”
兵部尚书冷笑道:“我大盛将士英勇善战,岂会畏惧罗刹国的区区小民?再者说,我大盛此刻正值盛世,国力鼎盛,何惧他国干涉?只需加派大军,定能将其一举平定,彰显我大盛的威严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