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回到1989:世界重启> 第111章 “天眼”导航卫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天眼”导航卫星(2 / 2)

第一阶段(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

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这些卫星的轨道长半轴为公里,倾角为64度,轨道高度为公里。主要任务是研制地面接收机和建立地面跟踪网,结果表明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可行性。其间天眼卫星技术要历经多次重要的迭代与革新,这些卫星的星钟与星历参数都是基于地面控制段的实时估算进行预报,并每天注入一次,以确保导航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第二阶段(全面研制和试验)

几年后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并研制了多种用途的接收机。实验结果显示,天眼定位精度远超设计标准,即使仅使用粗码定位,其精度也能达到14米。研究开发氢原子钟卫星可以带来10?14/天的相对频率稳定度,从而将定位误差进一步减少至1米以内。氢原子钟的会让天眼定位技术的重大飞跃,大幅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终由21颗工作星和3颗备份星分布在互成30度的6条轨道上,确定天眼卫星所使用的工作方式。”

第三阶段(实用组网)

预计7-8年后具备实用功能的天眼网即(21+3)的天眼星座建成,后续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最后民用领域的开放。

我们天眼现在设计为军事应用,但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会逐渐增加。天眼系统一旦建成,将向公众开放。提供了两种测距码:军用的P码和民用的C/A码。取消了对民用信道的SA干扰信号,可以激发广泛的民用应用和产业发展。”

李文龙停顿一下喝了口茶继续说:

“现在说说定位原理和系统原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