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源此刻的心中对李康选的认知是极为复杂的,既有深深的恨意,又难以抑制地生出强烈的畏惧。李康选这个人,仿佛拥有一双能洞察世间一切的慧眼。他明明已经被贬黜到这个偏僻之地,在许多人眼中,或许他早已被遗忘在岁月的尘埃之中。然而,李康选却依旧如同对待老朋友一般,与李嗣源保持着书信来往。起初,李嗣源只当李康选是在刻意展现他那胜利的姿态,心中颇有些不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封封书信里,李康选所预言的几件大事竟然逐一实现,这让李嗣源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李嗣源此刻深刻地认识到,李康选的预言精准得令人胆寒,他的每一个判断都如同神来之笔,仿佛是上天赋予的智慧。李嗣源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种种愚蠢行为,为何自己就从未发现李康选竟是如此聪慧之人呢?他懊恼地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悔恨自己的有眼无珠。此刻,他完全意识到李康选的智慧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无论是对河东大军命运的精准预测,还是以往对朝局的准确把握和判断,李康选的每一步都让李嗣源惊叹不已。他明明看似不在朝堂,可朝廷的一切却仿佛都在按照他的思路发展。这是多么可怕的能力啊!一想到这里,李嗣源的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畏惧。他无法想象,一个人究竟要拥有多么强大的能力,才能做到对局势如此精准的掌控。
李嗣源陷入了沉思,他开始重新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利用李康选的智慧和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李嗣源深知,李康选绝不会无缘无故地重视自己。既然李康选说了能让自己称帝,那他的建议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听一听。毕竟,李嗣源自己也对未来的皇帝梦充满了期待。他渴望着在李康选的帮助下,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成为万人敬仰的帝王。他的心中燃烧着对权力的渴望,而李康选,或许就是他实现梦想的关键钥匙。
大同晋王府内,气氛凝重,李嗣本与史建塘二人皆跪于地。李嗣本吊着一只胳膊,史建塘额头缠着纱布,模样甚是狼狈。李克用面色阴沉,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二人。李克让则垂手立于一旁,神色肃穆。大厅之内,十几个武将个个神情严肃,七八个文官也恭敬地站立在两边,大气都不敢喘。
李克用拿起桌上的书信,高高举起,怒声道:“汝等尚未归来,长安那个谋士刘宣庭便差人送来书信。人家仅凭粮食的调度,便猜到了你们此战之结局。”
刘宣庭见李存勖多少有些犹豫甚至不信自己,无奈之下,只能越级把信差人送到大同。毕竟,他作为降派叛臣,必须要在新主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否则哪有他的立身之地。
史建塘跪在地上,满脸委屈,低声道:“主公,非属下无能也。那黄巢兵力实乃吾等两倍有余。”
李嗣本亦不服气,急切道:“而且,义父,他们装备皆是我们这种制式的长枪,有极强的破甲能力。”
史建塘连忙补充道:“就是,就是,主公。他们那箭簇乃是禁军的那种破甲箭头。”
李克用一拍桌子,愤然起身,怒喝道:“放屁!他们就是一群南方流寇,何来我们北方的制式武器?南方铁之产量本就不多,他们何来如此多精铁做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