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北方三道,粮荒的阴霾如影随形,眼瞅着就要笼罩这片大地,作为北方的统治者晋藩,对此可谓是心急如焚,时刻都在紧张地关注着整个南方粮食的贸易动态,每一个消息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同样,在遥远的契丹部落,今年从过年开始一直到春季的这几个月时间里,竟没有一车粮食能够顺利进入漠北。时光匆匆,眼瞅着夏天即将来临,可局势依旧没有丝毫改善。耶律阿保机望着部落的景象,心中忧虑万分,他深知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粮食问题,否则这个冬季,契丹部落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于是,耶律阿保机决定差人给义父李康选送一封信。信中写道:
“义父大人尊前:
敬禀者,儿叶里亿,自别义父,常念往昔教诲之恩,时刻不敢忘怀。今儿身处困境,特修书以告,望义父垂怜,施援手以助儿度过难关。
吾部落地处边陲,去年天灾频仍,风雨不调,致使粮食歉收。虽然牛羊肥美,可南境粮食无一车入漠北。如今夏已至,依旧如此,无粮入漠北,再到寒冬至,粮草储备匮乏,部众面临饥寒之危。吾观部族百姓面有菜色,心中忧虑如焚。每念及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义父向来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且对儿恩重如山。昔日之情,儿铭记于心。今儿冒昧求粮,实乃无奈之举。我愿意以牛马牲畜交换,望义父能转运粮草入漠北,解吾部落燃眉之急,儿当感恩戴德,永志不忘。儿必当妥善安排,使粮草用于救济百姓,安抚部众,共度时艰。儿再叩谢义父之恩情。
儿深知义父事务繁忙,但求粮心切,故修此书。望义父在百忙之中,能考虑儿之请求。儿在此翘首以盼,恭候佳音。
敬祝义父大人身体安康,万事顺遂!
义子,叶里亿,稽首。”
这封书信内容言辞恳切,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契丹部落所面临的严峻情况。如果夏季在没有粮食进入漠北,那么这个冬季契丹部落真的就要陷入饿殍遍野的悲惨境地。为了彰显自己的诚意,耶律阿保机在书写中还特意使用自己以前的名字叶里亿,足见他对此次求粮的重视与急切。
李康选接到信后,深知契丹部落的困境以及双方的情谊,便决定差人往大漠里送粮食。然而,粮食运输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沿途,李存勖也对这批粮食动了心思,想要劫持。可他想起东都的强大兵力,以及与李康选之间的复杂局势,深知一旦动手,可能会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权衡利弊之后,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欲望,眼睁睁地看着粮食运往契丹部落。在这乱世之中,粮食不仅是生存的保障,更是各方势力之间微妙关系的见证,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与未来的走向。
阳光洒在东都军大营的训练场上,泛出一片金黄的光芒。李康选背着手,悠然地走在这片宽阔的训练场地中,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对这片土地和军队的责任与担当。身后,李柔李婉两个小家伙正手持木刀玩具,欢快地比划着,她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两个小丫鬟跟在小姐后面,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睛一刻也不离开俩小姐,满心欢喜地看着她们比划武艺,仿佛这是世间最有趣的场景。
跟在李康选身后的何守业轻声说道:“翁主,送往契丹的粮食,都到了。他们送信回来说,耶律少爷给了五万匹战马,他们想着直接赶回来,怕半道出问题,想让我们派人接应到大河北岸。” 何守业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目光时刻关注着李康选的反应。
李康选背着挥手,低头继续走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呵呵,无非是担心路过李存勖地盘他们会抢。”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早已洞察了一切。
何守业跟在一旁,微微点头,附和道:“是,前方来信没明说,但是确实就是担心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