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霄实地考察过之后做了一个决定,先造一批地坑院熬过这个冬天再说!
所谓的地坑院也叫地窑,建造方法与开窑洞差不多,先在地下挖一个方形的坑,然后再坑壁上掏窑建洞,这种建筑河南与运州等地较多,长安周边还没有。罗霄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他算是开了先河了。
想在十几天之内建好能容纳数万人的房子很不现实,但是十几天内挖出能住几万人的地坑窑洞是可以实现的。
罗霄选好址之后命人破土动工,一天的时间就挖好了上百个地坑四合院,每个院内可住十几二十余户或者一甲人。
奋战了十三天,罗霄成功解决了四万余人的住宿问题。这期间被清理出来赶走的竟然多达万余人。
十几天的功夫罗霄的保甲制度快速见效,特别是他接连处理了十几甲人之后,所有人都怕了,如今这年月找口饭不容易,谁也不想被别人连累,因此保甲制度推出之后,流民们的积极性不仅空前提高,其警惕性也飙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个人都在随着盯着自己保甲的其他人,同时也关注着来往的陌生人。
这种高压之下人很容易崩溃或者全都变成坏人,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防贼的人多了未必也就都变成了贼,但是罗霄顾不得那么多了。火烧眉毛还是先顾眼前吧,如果不把眼前这帮人震慑住,恐怕到了冬天真的会死很多人。
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后罗霄立刻着手解决吃饭与穿衣问题,对于吃饭问题罗霄原本以为很好解决,从草原买牛羊贩运回来跟长安的粮商换粮食就是了,但是真正亲力亲为了一把之后他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最近长安的粮商不知是想哄抬物价还是因为有人唆使,粮价步步高升不说,很多粮商都不愿意做罗家的生意,好在有陈所见、陈所闻兄弟的粮行在其中盘旋拆兑,嵯峨山这里的粮食免强还够供应,但是价钱贵的吓死个人。
罗霄回长安之时斗米不过七钱,如今已经猛涨到了二十二钱,这两年价钱翻了三倍,其中有粮商涨价的因素,另外的因素就是这些粮食都是从江东乃至川中远路运来的,运输成本也增加了许多。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罗霄命罗长三把嵯峨山下的数万人分类组织起来,青壮负责进深山老林里狩猎、妇人紧随其后采摘,但凡能入口的东西统统都带回来。
至于老人和孩子也都没有闲着,他们是解决穿衣问题的主力军。
如今大唐还没有大面积的棉花,偶尔有一棵半棵的也是在勋贵门阀家的花园里当观赏植物,防寒的主力是皮衣皮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