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皇帝的小姨父爷爷> 第118章 大水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章 大水至(2 / 2)

唐二世搞这么大的阵仗,傻子都看的出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分明就是借此机会清理人口与田地。

想当初隋朝鼎盛时期有人口将近六千万,等到了武德年间在册的人口还剩下不到八百万,真的有十之七八人都死在隋末的天下大乱中了吗?恐怕真相并非如此。

当年隋文帝时天下人口不到三千万,他觉着这数字不对,于是便搞了个“大索貌阅”运动,就是挨家挨户进行清查,若发现年龄不对,长相不对,数对不上的严惩。正是通过这次大普查,使阳隋朝的人口一下子增长到了将近四千万,也就是说,当时藏匿的人口将近四分之一。

老百姓之所以选择逃亡藏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租庸调制度是按人头税收,而不是按照田亩收税。而这个税不仅仅指的老百姓要缴的租子,而是沉重的劳役。

有许多地方的贪官污吏会强迫百姓们在农忙或者秋收时节去服徭役,这时候一走就是两个月,那什么事儿都耽误了,可如果不去的话,就要按人头向朝廷缴纳绢布绵帛,而且数量还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

除此之外,老百姓逃亡藏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摊逃”严重。

所谓的摊逃是指地方官为了自己的政绩升迁,并不将逃亡者从户籍中消灭,反而会将本该由逃亡者承担的田租和人头税转嫁到里正和其他没逃走的百姓头上均摊,结果就造成了原本不想逃亡藏匿的百姓也被迫逃跑藏匿了。

二陛下早就知道各世家门阀的田庄上藏匿着大量的逃户藏民,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也没有合理的借口去检查。这两个天下大旱,李淳风趁机派了许多人扮作逃民投入到了世家门阀那里做了调查,对于各家有多少逃民基本已经摸清楚了,只不过唐二世一直在苦苦等候一个合理的借口,而此番的大水灾就是最好的借口。

唐二世皇帝不仅派十六卫亲自负责普查,同时还对最基层的里正乡长下了严令,若有隐瞒不报者查出来户口不实人口不对,正长远配三千里起步。

另外二陛下还借用了罗家保甲制度,将各村各处的百姓以保甲编组,鼓励底层百姓互相举报,举报得到的好处是举报人的人头税可以由查实的被举报人承担,如果隐瞒不报,一家查出问题来一甲都跟他家同罪,一甲出问题一保同罪!

唐二世这次用的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而且出手十分之果断迅速,前后不到十天的时间,关中地区搜出隐匿人口高达一百六十余万人,其中青壮足有一百余万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