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声悠扬地响起,拖尼特教授与刘波涛并肩走出教室,身后是学生们或喧嚣或低语的讨论声,仿佛是对这堂课的余韵。拖尼特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赞许与深思,他轻声对刘波涛说:“说真的,看过你的《盖亚》后,我几乎要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了。你或许真的可以考虑,像你的恩师那样,在高美这片艺术殿堂里播撒智慧的种子。”
刘波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眉宇间却难掩一丝忧虑。“教授,您的赞誉让我受宠若惊,但高美,乃至整个欧洲艺术界,对华国油画家的偏见,如同一张无形的网,让人难以挣脱。我曾亲耳听到您的学生质疑,华国是否也有油画家这样的存在。这种偏见,让我既困惑又痛心。高美不乏华国学子的身影,更有如恩师般杰出的教授,为何偏见依旧根深蒂固?”
拖尼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欧洲人,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自我中心主义。尽管经济重心已悄然从大西洋转移至太平洋,但他们仍固执地认为,文明与文化的中心依旧在欧洲。这是一种悲哀,文化本应是包容并蓄的海洋,而非狭隘的池塘。华国的艺术家们,才华横溢,却因风格不被欧洲藏家所青睐,而在这片土地上黯然失色。加之历史遗留的偏见,让许多欧洲人至今仍对华国抱有误解,认为那是一个精神贫瘠之地。”
然而,拖尼特话锋一转,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鼓励。“但刘,你不必为此沮丧。你们拥有庞大的艺术家群体、热情的收藏家以及广阔的市场,这些都是孕育你们自己油画历史的肥沃土壤。更何况,你们还拥有那璀璨夺目的国画艺术,那是你们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艺术,是内在的表达,无需外界的认可来证明其价值。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应坚守自己的艺术之魂。”
刘波涛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对拖尼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笑道:“教授,您的见解总是那么深刻,让我受益匪浅。说到阿尔图尔,我确实给了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但那也是出于无奈。他的傲慢与偏见,让我无法保持沉默。不过,我并未恶意相向,而是用我的作品和经历,试图让他看到更广阔的艺术世界。”
拖尼特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哦?你做了什么?不会是把他打击得体无完肤吧?”
刘波涛哈哈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我不过是与他分享了我的艺术之路,以及我对油画的理解。我告诉他,艺术需要天赋与努力,而非盲目的自信与偏见。至于结果嘛,他自己应该会慢慢体会到的。”
拖尼特点了点头,似乎对刘波涛的处理方式颇为满意。“看来,你不仅才华横溢,还拥有一颗宽广的心胸。对了,我有个老朋友在奥赛美术馆工作,负责油画修复。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介绍你去那里学习,近距离接触那些大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