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英伦> 第882章 最大的挑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2章 最大的挑战(2 / 2)

保守党内部在欧洲问题上的分裂公开化,也成为1997年保守党在英伦大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之后继任保守党领袖的黑格、史密斯和霍华德都是声名远扬的疑欧主义者,尤其是史密斯,更是成立欧盟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坚决反对者。

而欧盟在这一时期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在保守党内部引起更大的争论,甚至引发党内的分裂和议员的叛出——有些议员加入了立场更为极端、以脱离欧盟为唯一目的的英伦独立党,这些成员中例如提特福德、纳普曼、皮尔森、法拉奇、纳特尔等人还先后成为独立党的领袖,而独立党的出现也进步推动了保守党的疑欧主义情绪的发展……

从逻辑上看,1990年撒切尔夫人的辞职本应该是保守党超越撒切尔主义的时机,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在1997年新当选的165名保守党议员中有140人属于疑欧主义者。

这种情况在2001年的大选中得到了延续,保守党变得更加右倾,没有实现对撒切尔主义的超越回到中间道路上来。

在1992到1997届议会中,约有58%的保守党下院议员属于疑欧派,到了2001年英伦大选之后,这一数字变成了令人吃惊的90%。

卡梅伦于2005年当选为英伦保守党领袖后,曾试图降低欧洲问题在保守党议事日程上的地位,呼吁党内停止在欧洲问题上的争吵。

但由于当时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发展以及保守党内疑欧主义力量的壮大,使卡梅伦的这种尝试最终归于失败。

2010年当选的保守党议员中,只有7人是亲欧的,只占到保守党下院议员的2.3%!

在这种情况下,亲欧和疑欧的划分在保守党议会党团内部已经过时——现在已经变成了“软疑欧”(实用主义的)和“硬疑欧”之间的分歧。

“软疑欧”指的是并不原则上反对欧洲一体化和欧盟,但是在县体的政策问题上则可能对对盟持反对态度。

“软疑欧”倾向于支持保留英伦的欧盟成员国资格,尽管在或多或少的意义上认为应该就成员国的资格进行重新谈判。

“硬疑欧”是指从根本原则上反对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主张放弃欧盟成员国资格,硬疑欧派倾向于认为英伦的欧盟成员国资格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谈判就意味着妥协,也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对主权的背叛,无论能够相应地从英伦欧洲伙伴手里得到什么样的让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