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紫罗兰与自由法国> 第六章 意料之中的挫折(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意料之中的挫折(3)(1 / 2)

又一次经历了长达两日的苦旅,德内尔终于带着那些青年军官在戴高乐来临之前返回了拉密堡。相比空气干燥的尼日尔,还是乍得更舒适一些,至少有乍得湖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德内尔的肺还能好受不少。

他一回到拉密堡就继续开展工作了,目前他需要处理的事务主要有三个,一是建立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非洲远征军参谋部,让他能有效地指挥在非洲各地战斗的自由法国军队。

二是将带来的这些有了战斗经验的军官分配到新组建的“乍得团”(戴高乐将军给了他们第三团的番号)中去。德内尔并没有什么种族歧视,并不打算只让白人担任军官,甚至为了吸引黑人从军,他自己都特意找了个黑人当副官。但乍得原住民教育水平差,兵员文化素质很低,连有能力当士官的人都不多,根本无法填补巨大的军官缺口。

德内尔为了唤起乍得人的自豪感,在艾布厄的支持下办了一个军官训练班,专门训练本地人。他指派年龄已经不适合参加远征的、科班出身的退役军官给受过一部分良好教育的乍得人补习军事常识,目前的进度还算可以,不过第一批毕业生至少要等到1941年春才能出成果。

现在还是要指望法国本土培养出的那批学员了。

第三件事则是继续紧抓后勤,提高乍得的后勤供应能力。除了提升物资存储和运输的能力外,德内尔还需要尽量在不影响民众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压榨出乍得最大的战争潜力。

这件事听起来很扯淡,打仗怎么可能不影响民众的生活水平?但这在乍得却有实现的可能,因为乍得人的生活条件实在是惨不忍睹。

目前的乍得小农经济占绝对的主导,主力是自耕农,但不同于欧洲中世纪那些饱食终日、富庶殷实的自耕农(真正穷的是佃农和农奴,这些才是中世纪欧洲务农的主力),乍得的农民由于土地的贫瘠、粮食产量的低下而饱受贫穷的折磨。

他们的人均粮食和肉类消耗量低得可谓闻者落泪、见者伤心,按照法国本土征兵标准,罕有人体重能够达标,要知道法国的征兵标准本就比德国低一大截了。跟瘦骨嶙峋的乍得人比起来,就连瘦成麻杆德内尔都能称得上强壮魁梧。

艾布厄此前企图做出点成绩来改善乍得的民生,但正如战争三要素是钱钱钱,施政同样离不开雄厚的资金,而巴黎方面不在乍得刮地三尺就算很仁慈了,指望本土为乍得拨款搞建设纯粹是做梦。

现在有了自由法国的拨款,艾布厄总督也可以将先前做好的计划落到实处。乍得开始兴修水利、探测油田,德内尔还派新兵协助政府施工。而无论是政府雇佣的民工还是军队征募的新兵薪资都远高于平民,伙食待遇也好,而且这些建设也必然会惠及当地,因此自由法国搞得这些公共建设也就颇得民众支持,自由法国的形象也在乍得变得无比正面。

也是因为如此,戴高乐在10月5日上午抵达拉密堡的时候,才能受到市民热情的欢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