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凯峰大张旗鼓派出人员前往国外。
刻意向全球寻找光刻胶供应。
背后目的不仅仅是要收购一批海外光刻胶企业。
同时还是一枚烟雾弹。
分散岛国注意力的烟雾弹。
能将大量米国企业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差点搞垮米国制造业,可见岛国企业在情报搜集和商业分析方面,有着多么可怕的实力。
无论是收购欧陆光刻胶企业,又或者从海外得到充足的材料供应。
这些理所应当的自救措施,必然在岛国企业的预料当中。
要完成绝地反击,打破岛国的光刻胶封锁,就必须不走寻常路。
派人出国和欧陆等国的光刻胶企业取得联系,属于林凯峰布局反击的第一步。
早在下达命令之前。
林凯峰已经有了合适的收购目标。
收购一家岛国意想不到的大型企业子公司。
数日后,一架飞机从京城起飞,直飞大洋彼岸。
米国首府,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