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对俪妃的重视人尽皆知,众人又不禁想起之前皇上执意要晋俪妃为贵妃的事。
那一回简直是太后都劝不住皇上,太后甚至因为皇帝的“忤逆”,差点气出个好歹来。
上一回未成,这一回应该能成了吧?
在众人纷纷猜测皇上何时会下旨册封俪妃为贵妃时,一个消息仿佛平地一声雷一般炸开——皇上欲废皇后,立俪妃为后。
这个消息也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在皇后解了禁足后,皇帝下令一众嫔妃无需去给皇后请安。
更是着人到景仁宫收走了皇后的凤印,将凤印交给俪妃,让其代行皇后之职。
俪妃再如何得宠也不过只是一介妾妃,如何能够代行皇后之职,代掌凤印?!
这个消息一出,不只后宫,连朝堂之上都震惊不已。
皇后无错,岂能无故废后!
正当乌拉那拉氏一族准备联合朝臣一起上书劝谏皇上之时,又一个消息传来。
太后病重,许不久于人世。
还隐隐有传闻说是因为皇上想要废后另立俪妃为后,才将太后气成这样的。
而这个传言也在太后病重不久,皇帝又将凤印还给皇后之后,得到了验证。
同时也证明了是皇帝忤逆不孝才将太后给气病的。
自古以来都是以忠孝治国,若是皇帝都忤逆不孝,又谈何担当得起一国之君?
因此有些话虽未拿到明面上讲,可是私底下已经有人暗自揣度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话自然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可是源头是谁就无从得知了,何况捕风捉影的事也不好追究。
不过为了澄清污名,皇帝开始竭力侍奉太后,给太后侍疾,连批阅奏折都搬到了太后的寿康宫里批阅。
更是日日茹素,并在佛前为太后祈祷,还替太后抄写佛经,一个月下来皇帝清减了许多。
外头议论皇帝不孝的声音自然都消失了。
只是没人再议论皇帝不孝,却又有另一道声音传出。
这一切都是因俪妃而起!
若非俪妃,皇上怎会想要无故废后,若非俪妃,太后又怎么会被气病?
更者,还隐隐听闻俪妃有干政之嫌。
她设的那个学堂以及其考核标准,便是干政的铁政。
自古以来多是妖妃误国,俪妃所作所为恰如褒姒妲己,不能再留她蛊惑君心了!
于是,清君侧的旗号便被打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