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人们的理念 就是种茶树、摘茶籽、再打茶油 卖给需要的人。恐怕没有想过要利用这收获的季节,美丽的景色来搞开发旅游。不过也难怪人们不这么想,因为那个年代能有新衣穿,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满足,认为要看花看景,他们自己家里多的是,何必要花别处那些冤枉钱。
其实这个茶厂种茶树的地方建设得很漂亮,顺着山势,从山底到山顶,修着一台比一台高而又蜿蜒曲折的长形山地,从下往上看,好似登山的阶梯,再在长形的山地里,种上茶树,一层一层的,微风一吹好似绿色的波浪。茶树上的茶果,像新疆 熟透了的大红枣挂在树上,有一种想摘一颗下来尝一尝的冲动。妖艳的花朵随风摆动,恰似苗条少女卖弄着舞姿,使人联想翩翩,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从油茶厂向山预上走去,有一座小小的烈士陵园,陵园里有一座冯连长墓,占地面积一百三十多平方米,坐落在观音山山顶东北端,距观音庙约一百多米,这一位连长,是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六团一营三连冯连长。
1946年9月21日傍晚,新四新军独立旅奉命从霍山、英山开赴麻城,行军至匡河乡地面时,受到国民党反动军队重兵追击,六团一营奉旅长张体学的命令,在匡河施家畈村、分水岭村一线狙击追兵,掩护主力部队继续西进。一营被追兵紧紧咬住,一时不能脱离战场。看到这一情况后,三连冯连长主动请缨,亲自带领一个班的战士,阻击追兵掩护其他的人转移,在战斗中由于实力悬殊,冯连长带领的这班,只剩下了三个人,逼迫退至观音山顶山,最终陷入重围,弹尽粮绝,英勇跳崖就义。战斗结束后,观音山寺僧侣和山下九房冲好心的村民,收殓了英雄们的遗体,修建了此墓碑。全国解放后,时任湖北省交通厅长,原来的新四军独立旅六团一营营长,谭振彪为纪念英雄们事迹,专门修建了这个小小的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