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朕,崇祯挽救大明> 第9章 新领导机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新领导机构(2 / 2)

忽而,崇祯目光转向殿门旁静立的王承恩,眉头微蹙,似有不满之色:

“王大伴,亦来入座,稍后有事相托。”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微妙。

王承恩心知肚明,乾清宫四周,两百余大汉将军环伺,皆为王承恩精挑细选的勇士,而他之皱眉,实乃因王承恩过分恪守主仆之礼,略显生分。

“遵旨,老奴领命。”

王承恩心中暖流涌动,步伐轻盈,至崇祯身后,却未敢逾越雷池半步,静候差遣。

连日来,王承恩贴身侍奉,深感崇祯性情大变,非但琐事不苛,反多了几分温情脉脉,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令人心生暖意,实乃帝王之罕见柔情。

今朝,他荣登司礼监之巅,执掌印信,更兼东缉事厂提督之重任,皇恩浩荡,令王承恩心生誓死效忠之志,誓以余生扞卫龙庭,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御前赐座,椅非虚设,速来共议国是。”

崇祯帝言罢,催促之意溢于言表。

于崇祯而言,太监非卑贱之躯,王承恩之人格,不输满朝文武。

忆往昔,京城沦陷之际,东林党人竞相投诚李自成,而紫禁城中,唯有宦官数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与闯军殊死搏斗,尽显忠贞。

此等并肩共难之情,犹如同袍共赴黄泉路,然王承恩深受封建桎梏,崇祯亦感教化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王承恩心绪复杂,进退维谷,然帝威之下,终是遵从,缓缓落座于锦衣卫指挥使韩山河之侧。

文武百官对阉人之偏见,犹如陈年积垢,难以根除,王承恩初时踟蹰,实乃此因。

更兼杨嗣昌等人眼神中不经意间流露的轻视,如同利刃,刺入心底。

"诸位齐集,温爱卿,速陈今日迁任百官之概略。"

崇祯一语既出,恍若后世会议之始,然此刻他乃九五之尊,左右尽为效命之臣,俨然主宰风云。

"陛下,微臣禀报,今朝调任官员,共计一百八十四员,涵盖内阁栋梁、六部菁英,及科道、五寺、督察、翰林之俊彦。后续或有布政使司等地方要员相继请辞,望陛下明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