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纣即厚有天下之埶,索为匹夫而不可得也,是 无它故焉,四者并亡也。”
“故百王之法不同,若是所归者一也。”
韩非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段话的意思。
这一段话代表的是法令制度安定和法令制度混乱!
其中法令制度的代表则是商王汤和周武王。
而法令制度混乱的则是夏桀和商纣。
商王汤和周武王能取代夏桀和商纣,则多亏了夏桀和商纣法令制度混乱。
韩非主题突出的则是法令!
但在场的田建,春申君,龙阳君,言语,六指黑侠,还有韩玉都懂得这一段话的意思。
讲述的是法令制度是治平的,辅佐的臣子是德才兼备的,百姓是奉公守法的,风俗是纯朴美好的。
虽然是以法令为开头,却实际上却是引出下面如今的礼法。
但在场却无一人出声。
因为这《王霸》是荀子的作品,而韩非是荀子的真传。
荀子都未开口,他们开什么口。
韩玉甚至拿起桌上的酒水品尝了起来。
味清,入口柔,还有一股蜜味,挺好喝的。
不知道小圣贤庄卖不卖这酒水。
韩非则是继续开口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
“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君无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