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知行有苦难言,再加上赫连长澈一直不曾给援军难堪,于情于理,如此安排也不算过分,勉强维持着面上和谐,接了这份指令。
一转过背,关起门来,裴知行就斟酌着数落了裴知林一顿,这人的德行实在称不上好,奈何是同门同宗的堂兄,又是父亲安插进来的人,话不能说重,更不能狠狠责罚,唯有好言相劝。
奈何这位堂兄却不领情,一转过背就暗骂,他是瞧不上裴知行儒雅的行事,太文绉绉,有失男儿风范,男儿就该大杀四方、胜者为王,讲个屁的儒雅。
同时,他又嫉妒裴知行,裴知行有的,他花了所有的力气,求爹爹告奶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到裴知行身旁,花费那么大力气,仅仅只是够格跟裴知行站在一处。
而他,不服,他要的不止是站在裴知行身旁。
风珏跟谢临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佯装不知,只等着他们内讧的时候,掐准其要害。
赫连长澈也发现了端倪,为了不影响大局,他让李贞暗中监视着那边的动静,以便掌握全局事态。
援军这一块实在不好布调,因为裴家跟朝中的关系,赫连长澈颇有掣肘之感,就在他烦忧之际,忽然有人到访。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曾经归于北晋王赫连长泽麾下的向时,此人有一个非常不简单的兄长,那就是大理寺少卿向序。
在北晋王被陷害入狱后,他麾下的诸位将领罚的罚,贬的贬,有的被重新划分调入到别的驻守军阵营中去,还有的离开了军营,这些人大都不如意。
顺风顺水的只有荀泠一人,他甚至还晋升了品级,由正五品升到了从三品,也因此遭受了很多非议。
向时就是那时候被划分入河中府驻守军阵营中去的,与其说他是被划分过去,不若说是有人刻意这样安排的。
每当有人非议荀泠的时候,向时就默不作声,其实,荀泠的良苦用心,他是明白的。
荀泠宁愿背负那样的骂名,也要蛰伏筹谋,只为终有一日,能沉冤昭雪,能重建北九军。
他就是在那时候被荀泠“排除异己”到河中府去的,那时候荀泠就察觉出河中府有问题,暗中找到自己,说出了他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够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