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气象> 第177章 捞钱没够,用人无方(4)奸进忠退,奈何奈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捞钱没够,用人无方(4)奸进忠退,奈何奈何(1 / 2)

贞元八年(793年)七月,宰相兼度支使班宏病故。司农少卿裴延龄在与湖南观察使李巽的竞争中胜出,接任度支、盐铁转运使,不久又升任户部侍郎,成为天下财赋的掌舵者。

他是个眼里随时有活儿、根本闲不住的大忙人,只是他的忙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满足皇帝的胃口。

贞元九年(793年)七月,裴延龄在经过一年的观察琢磨后,向德宗书面陈述了他的所谓业绩:“臣自接手度支,先后查出各州所欠税款八百万缗,应征各州抽贯钱三百万缗,呈献的各种贡物折价三十余万缗。请另外设置库房用以存放,每季度盘点结算一次;同时设置月库存放绢帛,每月盘点结算一次。”

奏疏写的非常专业,看上去有零有整很像回事。实际上八百万缗的欠交税款,全部来自无钱可交的贪困户,只是一个一直存在的、毫无意义的数字,根本征收不来。

至于抽贯钱,那是在正税基础上增加的税点,随收随支,不可能有节余。

而贡物、绢帛本就是国库的在储物资,裴延龄将它们存放到其他库房,无非是换个名称虚张数字,迷惑德宗而已。

可笑的是,德宗竟然认为裴延龄是能够强国富民的天才,当即痛快允准!

于是裴延龄谨遵圣命一顿凶猛折腾,其实不过是增加了数名分管假账的关系户、增设了几本糊弄人的账本。不仅没为国家增添一分利,反倒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裴延龄得知长安西郊有几亩长满芦苇的湿地,也不知他出于什么动机,向德宗谎称他在长安与咸阳之间发现了数百顷沼泽,可用作蓄养战马的国家牧场。

这一消息实在过于震憾!要知道大唐的牧场原本都在陇右、河西,被吐蕃侵占后,能用于放牧的地方屈指可数。在战马为尊的古时,能发现如此规模的牧场,不啻于现代社会的油田!

德宗立刻派人核实,结果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欺君大罪,一向暴脾气的德宗却并未怪罪。

左补阙权德舆看不下去,上疏弹劾:“裴延龄把没花完的赋税称作盈余,当成是他主持财务增加的收入。陛下认为他能力超强卓尔不凡,然而不论是邪恶小人还是正人君子,都对他深感不满。陛下何不派几名诚实守信的大臣调查,根据真象公开奖惩。如今关于他的议论群情激愤,难道京城上下都是反对他的朋党!陛下应稍稍减少对他的宠幸,明察忠奸!”

德宗是个自以为是且极为固执的人,他不觉得自己看错了人,谁再讲也没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