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气象> 第187章 宪宗即位,终于等来了中兴明君(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7章 宪宗即位,终于等来了中兴明君(上)(1 / 2)

【01】

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初四,顺宗因健康问题让位给了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

八月初九,时年二十八岁的李纯继位,是为唐宪宗。

身为安史之乱后的第五位帝王,他能交出一份什么答卷?能否实现从肃宗开始就一直期盼的中兴大业呢?

一上任,宪宗姑祖母兼岳母升平公主就送来五十名女仆,宪宗婉拒道:“上皇(指顺宗)从不接受进献,朕又怎敢违背!”

不久,荆南节度使也送来两只寓意长寿的长毛龟。宪宗颇为反感的说:“朕重视的是贤良!类似嘉禾、神芝这样虚幻的祥瑞,今后只许依制申报礼部,不准再向我报告。至于珍禽异兽,一律不许进献。”

这样的做法,让人联想起他祖父德宗继位之初时的样子。但凡新任帝王,总会通过几件小事来体现自己的圣明!

紧接着,宪宗委派度支、盐铁转运副使潘孟阳,赴江淮一带巡察百姓疾苦。

处理完了手头一些必不可少的应景工程,宪宗随即着手搭建自己的宰相队伍!

因顺宗在位仅有短短八个月,目前这套官僚体系仍基本沿于德宗时期。德宗猜忌成性,晚年又懈于政务,官员缺编现象严重。即便是在位的那些高官,也是要么贪婪无度,要么因循苟且,没什么真正想事、做事的人!

靠着这套人马打天下,别说中兴大业无望,即便想要维持现状,恐怕都会很难。

在新人尚未涌现之际,那就只能在被德宗冷落的老臣中去寻找挖潜。

尚书左丞郑馀庆,曾在贞元年间做过宰相,后因一点小事被德宗贬为郴州刺史,几经浮沉才又调回朝中。他虽无过人才华,但也精于政务,为人方正沉稳,很有操守品行。

翰林学士郑絪,曾两次临危受命,起草顺宗、宪宗的继位诏书,在宦官威逼下表现的颇有胆识。

还有太常卿杜黄裳,曾做过名将郭子仪的幕僚,才识过人,却因受到奸臣裴延龄排挤,十年没有升迁一职。

宪宗将他们全部用为宰相,于是一个以杜黄裳为主的参政班底开始运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