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气象> 第240章 会昌中兴之平定昭义军(4)周密布局,见招拆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会昌中兴之平定昭义军(4)周密布局,见招拆招(2 / 2)

同时,任命山南东道节度使卢均,担任昭义节度招抚使,负责招纳怀柔昭义军民,并在战争结束后抚境安民。

委派刑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李回宣慰河朔三镇,令卢龙在秋季之前平定回鹘余孽,成德、魏博两镇尽快平定昭义所属河北三州。

七月十七日,李德裕奏请武宗,进一步明确细化五路大军作战任务,防止他们推诿扯皮。提议:

成德节度使(治所正定)王元逵攻取邢州(河北邢台)。

魏博节度使(治所邯郸)何弘敬攻取洺州(河北永年)。

河阳节度使(治所河南沁阳)王茂元攻取泽州(山西晋城)。

武宁军节度使(江苏徐州)李彦佐、河东节度使刘沔,直取昭义军腹心潞州(山西长治)。

各军务必直取州城,不得分兵攻掠县域,延误战机。

武宗允准,颁诏执行。

李德裕筹划的不可谓不周到,朝廷下达的诏令也不可谓不严格,无奈此时的大唐暮气已深,早没了盛世时即说即办的劲头。战事刚一开启,将帅们观望不前的痼疾就开始犯了。

李彦佐从徐州出兵,路上一直走得慢慢悠悠。进入山西境内,又请求在绛州(山西运城新绛县)休整,还让朝廷为他增派兵力,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模样。

李德裕对藩镇将帅的这套做法心知肚明,看到李彦佐如此不给力,当即向武宗参了他一本。称他逗留观望、毫无讨贼之意,对他所提请求均不允准,严令他不得停留,立刻进军翼城(山西临汾翼城县)。

李德裕又奏请武宗,调派击破回鹘的天德军使石雄,出任武宁军副节度使,以辅佐李彦佐的名义掌控武宁军。

石雄有勇有谋,深得李德裕赏识,李德裕把他从边境一线抽调过来,自然是想从速解决战斗!

七月十八日,石雄抵达武宁军,取代李彦佐担任主攻,李彦佐则带兵驻屯翼城协防。

与此同时,武宗指派的宣慰使李回也已抵达河朔。李回是太祖李渊的第八世孙,精通吏务,强明干练,且极具胆识,在朝中素有威望。

他的到来,让三镇主帅高度重视。何弘敬、王元逵、张仲武率众前往郊外,站在道路左边静候。用这样盛大的规模,迎接朝廷官员,自安史之乱后从未有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