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偏概全看待人或事物。你师父曾教导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你记得吗?”张桐笑道,“不如让我烹饪一道佳肴,品尝后再下定论如何?”
张桐拍了拍黄泽英的肩:“先坐下。为何不与同学们同桌?”黄泽英莫名地被安排在了牛犇与陈瑶的桌旁。
黄刚对此颇为欣喜,他希望儿子能与牛犇、陈瑶这样的优秀同窗结交。他们俩一看就是修炼有道的学子,同类相聚,同道相依。黄刚已察觉儿子有些偏离正轨,若任其自由发展,未来恐将走向歧途。
此刻正值少年叛逆期,父母和师长的话语或许无效。若有几位品行端正的朋友适时引导,远胜过长辈的耳提面命。
黄泽英如今的莫名傲慢让黄刚头痛不已。最好让他受挫。这世界从不简单,尽管黄泽英看问题略显成熟,但尚欠全面。这只是自以为是的智慧,将来必会跌倒。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张桐将黄泽英安排在牛犇身旁,两人有过冲突,上次险些大打出手。幸亏陈瑶及时阻止,否则牛犇真可能教训黄泽英,若下手过重,牛犇必将遭受惩罚。
张桐自有打算,牛犇是个好孩子,但他与黄泽英间存在矛盾。张桐期望将矛盾转化为良性竞争,而非恶性循环,否则对牛犇不利。在心机较量上,牛犇非黄泽英对手,也许某天会败在他手下。
若两人能形成良性竞争,对双方都有益。黄泽英有其特长,牛犇亦有优势。他们日后必能成才,只是道路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