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煮食所需的厚重陶罐在妇女手中犹如玩物般随手掌控;一群中青年扛起千百斤巨木仍健步向前;堆积上万斤石块只需几人便可顺利搬运至旁处……这一切无不彰显出人类潜能的不可思议。
尽管如此,经过千年见证,这个世界的生产力和科技并未实现显着进展,基本还是依靠人工耕种、手工劳作。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观天吃饭”的情况时有发生,农业产出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强烈影响。而在这个世界,连最基本的农业技术——诸如轮种肥田法、化肥施用,都未掌握;灌溉系统和精耕细作也并未得到普及和应用。耕种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垦荒、播种和收成三个步骤间,若要期待高产效果,几乎只能幻想;纵使民众祭献祈求风调雨顺,实际每年粮食产出却依然稀薄如纸。
以陈仓关周边土地为例,此处平原肥沃无比且环境适合农作物种植,然而上报朝堂的情报却表明了现实之惨淡。“每10亩农田,一季之内的平均收获不超过40斛米粮”。也就是说,1亩地中,年均只有4斛粮。
根据他的估算,整个益州的大斛计量大约与他的记忆相符,1市斗等于24斤左右。那么,一片肥美之地尚且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只长出了这么多粮产,其他贫瘠之处的产量又能低上何等程度呢?
在这本传递给陈玄德的“超级宝典”当中,包含了大量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动物养殖、建筑设计、数理学问以及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相关的知识。而在他所处的异世界看来,这些都是从未听说过的新奇概念。
这些对现代文明已不再陌生的基础知识,在陈玄德的领域里如同珍藏已久的宝藏般,充满新意与价值。
初时,姜文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件事,但多加思量后,便禁不住心中惊喜。
“此灯台若是建成,岂不是无论天气如何变,都能引导光明了吗?!”
从前最大的忧虑是将邪魔除去后,是否还有人会保障此地平安和谐。
然而看到姜玄给予的所有“秘密”,似乎一切都没那么棘手。
在姜桓的家园,背靠长江,只用搭建起灯台和暗道系统。
无论是风雨还是旱涝,都能够及时地引导和排水!
这还有水神的必要吗?
思考完毕,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他岸上的族人同胞们。
姜玄却摇了摇头,略带责备说道:"灯台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投入大量劳力和物资......此事不可心急,现在还是先把神只供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