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出去打工的,看似挣钱不少,每月最少也有二百块钱收入。
但这个也不是一年到头都有活干的,极其不稳定。
更别说每年还要回家农忙几个月了。
虽然庄稼也能卖点钱。
但是一年到头能挣两千块钱这就算很多的了。
何况孩子的学杂费,老人看病啥的,到处要花钱。
这也就是去年高压线架上了,在村里也能看电视了,但是没啥人买电视的缘故。
穷过来的人,舍不得花钱买这类不实用的东西。
而且,现在山里很多人脑子里的思想还没到追求娱乐生活的时候。
最大的梦想是天天有肉吃。
这一点也不夸张。
比如这两年,陈凌经常去找陈三桂做木工活,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老头天黑也不开灯,每次晚上找过去,屋里院里都是黑漆漆的,但是去了一喊就应,老头并没有在屋里睡觉,只是一个人坐在藤椅上发呆。
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只是陈三桂一个。
找陈国平,找秀芬大嫂,都是这样,有客人来了,才拉开电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说会话,谈点事。
客人走了,就赶紧把电灯拉灭。
自己家吃饭,也只是点煤油灯。
至于蜡烛?也是不点的,不耐烧,没煤油便宜。
老辈人,或者说他们这边山里的人,节俭到了骨子里。
很多东西也不是没钱买不起,是这里人的思想没改变过来,什么拖拉机电视机,觉得只是费钱,买回来没地方用。
就像很城里人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买几万块钱一部的大哥大一样。
在乡下生活这么多年,他们早就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了天黑就睡的生活,也习惯了漆黑的夜色,并不觉得无聊或者寂寞枯燥。
这是经过信息时代,经过手机和电脑洗礼的人无法想象的。
陈凌刚开始回到这个年代也极其不适应,后来才慢慢踏实平静下来,并且已经很享受这种安宁恬澹的生活。
不过他和别人相比,并不节俭就是了,什么都是想用就用,电灯想开多久开多久,王素素也随他心意。
“哈哈哈,说到最后还得看富贵啊,咱们就等着富贵把电视机买回来,来他家看电视吧,想看了就来找他,这不比看村里放电影带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