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很高兴,连声感谢贾环。
大伙心里都明白,韩王殿下这是看重贾环,想施恩于他,才出手帮忙的。
贾母也笑道:“这可太好了,有韩王开口帮忙,以后琮哥儿进工部当差,也会顺利一些,不会有人为难了。”
这就有官当了?
薛姨妈很是眼热,问道:“环哥儿,你帮琮哥儿在工部办的是什么职务?”
贾环道:“职位是不高,进工部是从七品笔帖式做起。”
“七品?”薛姨妈惊讶的道。
七品笔帖式?
薛蟠羡慕的望着贾琮,这就有七品官职了,这也太容易了?
贾环看了一眼薛蟠,又补了一句道:“这次我们贾府可是欠了韩王殿下一个大人情了,以后可不知怎么还了。”
贾环说这话是为了堵薛姨妈的嘴,不想薛姨妈开口,给薛蟠也求一个官身。
哪怕薛家舍得花钱,贾环也不会得寸进尺,再去求韩王殿下。
薛姨妈听贾环这样讲,有些失望,她刚才的确想过,花银子请贾环帮忙,也给薛蟠谋一个官身。
其实,薛姨妈过于心急了,花银子捐官入仕,前途是有限的。
入朝为官,最好的途径肯定是通过科举,立身正,前途无量。
其次是勋贵嫡子,给皇上当侍卫,这是一条捷径,但是寻常人走不了,这条路是勋贵与宗室子弟专属的。
进国子监读书,最后通过吏部选官,也是不错的路。
花个几百两,一千多两银子捐官是最差的,前途也很有限,最高就是五品了,后面想再升,就需要有圣眷了,或者立下大功,也可以升官。
(有书友觉得捐官,花的银子太少了,这要看是什么时期,在清朝前期,康熙,雍正和乾隆,银子还是很值钱的,几百两银子是可以捐个八九品官了,到了清朝中后期,欧洲、日本,南美等外国的白银,大量涌入华夏,银子才开始贬值,捐官的银子也水涨船高。)
贾母看着薛姨妈眼热,心里特别舒坦,笑道:“琮哥儿,以后进了工部,可要好好当差,别辜负了环哥儿帮你谋的这差事。”
贾琮起身恭敬的应下。
姐妹们都见惯了贾环带来的惊喜,已经有些习惯了,薛宝琴很震惊,随随便便就安排一个人进六部当官,还是七品笔帖式,这是她不敢想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