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大汉册封卫青和霍去病在匈奴草原上建立公国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其中,卫青被封在了匈奴王庭,而霍去病则被封在了燕然山等地。此外,还有许多像高不识这样的人也都被册封为公侯,并在匈奴地区获得了自己的封地,总共有十八个人之多。至此,整个匈奴草原几乎已经被完全瓜分。
远在朝鲜的哥哥刘旦也写信向刘胥诉苦道:“趁着匈奴被消灭的机会,我成功夺取了靠近朝鲜的东胡千里之地。然而,辽东地区气候严寒且人口稀少,所以特地来请教弟弟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刘胥经过数日的深思熟虑之后,终于提笔写下了一封回信。信中的第一点建议便是让刘旦发展海上运输业,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与山东各郡县之间的联系,确保两地之间的往来畅通无阻。同时,可以通过挖掘当地的特色产品,吸引更多的商人前去采购,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二点则是放权给手下的兵将们,让他们深入到夫余、束慎等部落去抓捕奴隶。同时,明确规定缴获只需上交三分之一即可,其余部分全部归他们所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士兵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战斗力和忠诚度。
第三点就是派遣专人征服三韩地区,并占领耽罗岛。然后命令三韩的俘虏在这两个地方兴修城池和码头。值得注意的是,耽罗岛对面还有一些面积较大的岛屿,岛上人口还算众多。虽然这些人身材矮小且瘦弱,但作为奴隶来说却是一等一的好选择,可以下令抓捕并加以利用。
收到信件后的刘旦对刘胥如何得知三韩过去还有岛屿和人口一事深感疑惑。然而,当后续派出的人员带回了确切的消息后,他便将自己的这位弟弟视为天人一般供奉起来。毕竟,如此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乌孙这边变得异常乖巧,双方之间的摩擦也明显减少,而且都表现得相当克制。然而,在这种看似平静的氛围中,刘胥却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安。他深知表面的平静往往掩盖着潜在的危险,于是果断下达命令,要求那些已经归降西秦的乌孙人四处打听消息,以便及时掌握局势的变化。
时间来到九月,终于有消息传回来。据报,乌孙与相邻的康居国交往频繁,似乎有大量战败后的匈奴人逃到了康居。更令人担忧的是,双方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默契,甚至有联合起来对抗西秦的迹象。与此同时,驻守山门卫的士兵也传来警报,称他们发现了匈奴人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