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的划分标准
妻妾 一般称谓(妻妾所生子嗣) 宗法称谓(嫡子,庶子)
妻(正配) 三哥(20岁),六哥(14岁) 嫡长子,嫡次子
妾一(侧室) 大哥(25岁),四哥(19岁) 庶长子,庶三子
妾二(侧室) 二哥(22岁),五哥(15岁) 庶次子,庶四子
宗庙主——权力的象征
宗子们所主持的宗庙成为了他们手中权力的象征。周王朝的统治下,大宗是整个宗族成员共同宗庙的宗庙主,而小宗则是各自范围内近亲共同宗庙的宗庙主。普通的族人想要祭祀自己的祖先,必须要在大宗或者小宗所主持的各级宗庙中进行,而且祭祀仪式还得由大宗或者小宗来主持。
在古代中国,祖先祭祀占据着人们社会与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除此之外,许多日常的礼仪活动和社会活动也都需要在宗庙里进行。比如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冠礼、庄重的婚礼以及宗族成员之间的盟誓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更是对祖宗的敬意表达。
正是因为这样,宗庙的存在便成了一个宗族是否存在的象征。而宗子作为宗庙主的这一特殊身份,让他们在族人心目中拥有着无可撼动的宗族首领地位。
甚至连宗子这个称呼本身,也是源自于他们作为宗庙主的身份。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庙主就是宗子权力的核心所在。
宗子作为宗族的首领,其地位远高于普通族人。在周代的伦理观念中,宗族成员之间只讲究宗子和普通族人的区别,普通族人就算再怎么富有和尊贵,也不敢凭借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进入宗子的家门。
这种情况在丧葬制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大宗去世时,族人哪怕没有“五服”之亲,也要为他服“齐衰三月”的丧礼,这与“庶人为国君”的待遇相同(详见丧服制度)。由于秦人将宗子视为祖先的化身,因此他们认为尊重宗子就等同于尊敬祖先。
各级奴隶主贵族对“宗子”的特殊地位非常重视,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祭祀方面。然而,在那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子孙都有资格祭祀他们的祖先。
比如,继承父位的人只能祭祀父亲(祢),继承祖父位的人可以祭祀祖父,继承曾祖父位的人能够祭祀曾祖父,而继承高祖父位的人则可祭祀高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