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江南,包括全大庆朝的粮食价格降下了,民众温饱都已经解决,但是离富裕还有一段路。现在这些美食的价格要下降,除非香料的价格能降下来。虽然他们有做香料的进口,但是这个成本比现代还是要高出不少。而在现代的解决方式是,所有的调料香料在本土都大规模种植。
香满楼的菜肴需要用到的香料数目众多,一直价格高昂。所以普通民众是没有机会尝试的。作为两名资深吃货,灵灵和通通想到解决办法,那就自己种上,不管时间长短。等大规模流传开后,香料的价格都会下降。那么这些卤肉,烤鸭等也会成为平民食物。
灵灵和通通和李夫人王老爷夫妇俩说了这件事。他们俩都惊讶不已,谁都知道南洋是盛产香料,他们做这一块的生意都好多年了,但是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去种植香料。如果是别人告诉他们,他们一定觉得风险很高,不愿意轻易尝试,但是这是他们的儿女告诉他们的,他们愿意去试。
这些香料,灵灵和通通分了个类,如果到现代它们会按用途来分,比如做香水的,做调料的,在古代还要加一项,用在佛教中,比如檀香。做调料的这些香料,比如丁香,八角,肉桂,花椒,这些种植难度并不大。做香水的香料,沉香,龙涎香等,这些到现代都是价格昂贵。
李夫人听到灵通的这些解释,她明白了,原来调料用的香料,自己种植,成本的确可以降下来。夫妇俩知道灵灵和通通想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他们也觉得值得去做。现在一般的平民家庭有油盐酱醋调味就不错了,灵灵通通是想向他们多开一扇门。李夫人安排了下去,去南洋国家贸易时寻找这些香料的种子。
同时李如工作也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掌柜的培训,小二的培训,厨师的培训。当然厨师的培训由灵灵,通通和灵玉负责。现在他们已经是老手了。
春节之后各地的香满楼就开了起来。李如根据江南几个城市香满楼的生意。在其他地方一共开了12家,像京城等地,李如是开了两家。
李夫人把账目交给了账房先生,具体管理交给大管家。她就坐等收钱了,这是毫不夸张的说法。因为江南的八家店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收益,平均每家店的纯利润就接近6000两白眼。
如果推算到了全年,那这一块的收益就仅仅比海贸的收益低,比其他任何一项收入都要高。李夫人感叹,孩子们随便一个主意就有这么高的收益。她现在很怀疑两位儿女是财神爷,或者财神爷门下的小神下凡。
当然赚了这么多钱。李夫人和黄老爷在慈善方面也投入越来越多。救济孤儿孤老,建桥修路,他们都有定期捐款,可以说他们是江南大家族中,唯一一家多年坚持在做慈善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