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啊,这本小说是真实的,还是你虚构的?我这两天晚上熬夜看了大半,50万字,我是看的又伤心又高兴,又痛苦又骄傲。”梁赞比李三月大十来岁,带着银边眼镜。从事文化行业工作的人,别的不说,在看人识字上,都有几把刷子。
“梁编辑,小说本就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这次回到石堰镇三年,见了很多以前上学时没关心过的现象,比如重男轻女对知识的轻视,对山神的盲目崇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记录下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多年后后代人再看如今,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演变,也有更清晰的认知。倘若能起到一二分作用,那我写这本书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
“说得好!你放心,这本小说交给我,我去找出版社。”梁赞抚掌叫好。
“那责任编辑,校订,写序等事,恐怕还是得多多麻烦您了。”李三月恭敬地说。
“没问题。你这小说我一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