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府城回到家里不久后,就到了麦收时节。
和去年一样,今年佟华琼家的麦子又有了大丰收。
在麦子收割完毕时,柳县令让人给佟华琼送来了华亭县搜罗来的可以适用于织棉布的织机图纸,并且表示没有弄来织机。
毕竟织机是这个时代的宝贝,不会轻易出借,佟华琼理解。
虽然只是图纸,佟华琼依旧兴奋的飞起。
她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可从来不敢低估这个时代人的智慧。
比如她拿出农药的配方,谷大暑招的那位炼丹人就能给配出来,而且人家还能在此基础上调整配方。
佟华琼家的麦子之所以比去年产量更高,除了优质麦种,就是靠那炼丹人根据现代配方改进的适合清河湾土壤的农药和化肥。
因此佟华琼丝毫不怀疑,凭借这织机的图纸,平川县的能工巧匠肯定能琢磨出适合纺织棉花的织机出来。
这样想着,佟华琼就拿着图纸去了西山脚下的棉花地里找谷大桥。
三十亩棉花已经长到大腿位置,微风吹来,伴随着缓坡上的青草绿树,一波又一波的绿意让人心旷神怡。
谷大寒带着人在地里忙碌着,佟华琼可是叮嘱过了,这三十亩棉花很关键,自家能不能做棉布生意全靠谷大寒能否让棉花丰收。
谷大寒不敢掉以轻心,麦子刚收割完毕,就开始带着人给棉花地浇水。
本家侄儿谷大桥坐在棉花低头搭的棚子下对着一架纺织机在琢磨。
谷大桥除了帮着谷大寒管棉花地的雇佣工,记录棉花的生长情况,剩下的时间就是在琢磨纺织机。
他感激佟大婶的提携,给他一个腿脚残的人干活的机会,自打来到佟大婶家上工,村里再也没有人说他是废物了。
他知道佟大婶想要适合纺织棉花的织机,因此这几天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琢磨织机了,琢磨快俩月没有头绪,急的嘴角一溜燎泡。
“佟大婶,您来了。”
谷大桥见佟华琼朝棚子走来,撑起一只脚站起来打招呼。
佟华琼朝谷大桥摆摆手说道:“你不用起来。”
谷大桥指了指织机和一旁的棉花,苦恼的说道:“佟大婶,我没本事改造不好这织机。”
佟华琼说道:“别灰心,我给你带了个好东西,你瞧瞧能不能看得懂。”
佟华琼将袖子里笼着的图纸抽出来,递给了谷大桥。
谷大桥因为腿脚残疾,不能下地干活,不能外出务工,加上识字,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就爱坐在家里琢磨各种工具。
比如琢磨如何让镰刀更快的割麦子,如何让犁更好的犁地,还别说,经过他的琢磨改装还真促进了生产。
谁家的农具坏了,谁家的平车轱辘出问题,找谷大桥,他这摸摸那瞧瞧,就能找出问题很快就能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