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久成凯旋回京被封"镇殿将军"后,文武百官都来朝贺。
此时的魏忠贤正是擢司礼太监,兼掌东厂,他逐魏朝,杀了王安、结王体乾、李承贞为羽翼,众宦官皆俯首听命。
他继而结大学士沈为外援,复引其私人手下魏广微入内阁,权势日盛,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架式。
杨久成立功还朝,他早就忌恨在心:一则杨久成是否是杨家将的后代,他也渺茫不清,如果真是杨门之后,那更是容忍不得,他心怀叵测,一切忠良之后是决不能在他眼皮底下逞能得势的。
再则也是杨久成秉性耿直,不善词令,更不会趋炎附势,尤其对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几次凭着老乡的面子劝阻于他,未能奏效,就更不爱答理他,这次荣升还朝也没能到魏府去专程拜访于他,魏忠贤就更私下里着脑了:"好你个杨久成,土包子!看把你能的,眼里就没了人了,也不瞅瞅咱爷们是干什么的?别看你现在挺神气,我叫你秋后的蚂蚱一一蹦鞑不了几天,哼!"
魏忠贤越想越恼火!背后不知私下里骂了杨久成多少遍,并暗暗打定主意: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一日,杨久成无事,忽然起了思乡之情,想回家祭祖,就手持牙笏上殿面奏圣上恩准回乡祭祖并筹建将军府。
也是合该有事,还未上殿,这真是歪嘴子吹贝儿贝儿﹣﹣偏偏对偏偏,偏偏与刚出宫门的魏忠贤碰个正着,这回再不爱说话也得搭腔了,两人见面寒喧客套了几句,只见魏忠贤小眼睛眨了几眨,尖声嘎啦气地问道:"杨将军面奏皇上,有何事体哪?"
杨久成本不想把实情告诉于他,但此时魏忠贤权势日增,又常周旋于皇上身边,不便于直接得罪他,就把来意一五一十全部对他讲了。
魏忠贤一听,心里就更嘀咕开了:"好你个土包子,想回家祭祖,还想去建将军府,我在朝多年,还未曾回老家炫耀一番呢,这回他倒先抢了个头,这样叫家乡老少爷们儿看了,岂不是我老魏无能吗?这还了得!"
魏忠贤那是一肚子坏水啊,他想咋流就咋流,只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面上带着奸笑,"嘿嘿!"干乐了两声﹣﹣就跟夜猫子叫唤差不多,嘴里说道:"杨将军衣锦还乡,回家祭扫,荣建府第,光宗耀祖,可喜可贺,当办!
只是皇上今日龙体欠安,已早早退朝回了寝宫,杨将军进内多有不便,你荣归还乡,也是当务之急,若信得过我,就待老夫回禀皇上代你告个便吧!"也是杨久成过于憨直,又是回家心切,没有多加考虑,也想借此缓和一下两人的关系,赶紧放下架子,躬身一礼:"那就有劳公公千岁了!"说完,抽身回府,打点了行装,带了几名亲随,向家乡的方向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