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社会中的各种骗术小故事> 第22章 宣传篇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宣传篇22(2 / 2)

《揭秘冒充客服诈骗》

在当今社会,人们经常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其中不乏自称是某个公司或平台客服的人。这些“客服”态度热情、语气亲切,有时让人难以分辨其真假。那么,究竟有哪些冒充客服诈骗的手段呢?下面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1. 虚构扣费场景:诈骗分子常常冒充客服人员,编造各种虚假的扣费场景,如帮助取消直播会员不费功能、保险服务,或者是某中的金条、白条等自动扣费项目,以此为由头实施诈骗。

2. 高额利息诱惑:有些冒充银行客服的诈骗分子,以高利息作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存款,从而骗取钱财。

3. 机票改签骗局:还有些诈骗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声称要为受害人改签机票,但实际上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4. 购物赔偿陷阱:一些冒充客服的骗子会谎称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快递丢失损坏,需要赔偿或退费,然后引导受害人转账到指定的银行卡或套取其银行账户信息和手机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我们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最近这段时间,诈骗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尤其是冒充抖音客服类的诈骗。从当前发生的案例来看,大多数被骗人实际上是抖音的普通用户,其中以观看视频为主的中老年女性居多。这些诈骗团伙之所以得逞,主要是利用了人们对抖音平台规则缺乏了解这一漏洞。他们声称受害人开通了抖音直播会员,如果不及时关闭,将会产生自动扣费。然后,他们引导受害人下载某个应用程序,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以此窃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手机、银行密码和验证码等。最后,受害人手机银行账户中的钱款便会轻松落入骗子的口袋。

其实有时候真的是防不胜防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坚守底线,不主动向他人转账、不轻易将钱财拱手让人,似乎就能避免上当受骗了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在现实生活中的诈骗过程中,转账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主动式转账和被动式转账。对于主动式转账,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被动式转账又是什么概念呢?这就需要提到暑期高发的冒充航空公司客服类诈骗事件了。下面,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同看看诈骗分子是如何一步步设下陷阱、实施诈骗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