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明月清风剑> 第196章 未雨绸缪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 未雨绸缪1(2 / 2)

“先生,”苏瑾起身在椅子上坐下,听刘伯温这样说,就连忙摆手说道:“先生,这些事我都清楚了,只怪我姐报仇心切,才岀了意外,这与先生无关。先生在处理我家的善后事宜也很妥当,我这次回湖州,乡亲们没有一个不佩服先生的,我这次是专程赶到南京来,向先生致谢的。”

刘伯温听了摇摇头说道:“我们两家是世交,就不必客气。你们苏家的事就是我刘伯温的事,换了他人也会这样做的。”

说到这里,刘伯温就起身对苏瑾说道:“苏瑾,请随我来,你这次来得正好,我还有些遗物是你们苏家的,我现在就移交给你。”

二人来到书房,刘伯温从书櫉下面的抽屉里,拿岀一张卷画说道:“你们苏家恐怕只有这一幅画保存最完整了。”

苏瑾打开画一看,才是苏莺莺画的那幅‘送别图’,苏瑾眼中滴泪道:“这是我姐画的一幅‘想象画’,也是她生平的得意之作,她一直挂在她的住房里。”

刘伯温又从柜下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木匣来,从木匣里取出一个小本子,解开小绳,从本子中取出两张银票和一些单据,对苏瑾说道:“苏瑾哪,当时你没在家,你苏家的资产,包括土地,森林,房屋,珠宝钱财,船只以及城里的资产,我们在杭州捉到蒋英后,就折合成银子,作成银票,有二百五十万两,你姐送给贫苦农民一百万两,三十万两重修苏家庒,目前在我手中尚有一百二十万两,这次你来得正好,我可以物归原主。省得我跑一趟温州,我受你姐之托,要交给你,因为你是苏家的唯一继承人。我早一天交给你,我就早一天松口气,你不知道,这幺大一笔财产,压在我肩上,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如有闪失,按大明律法要剥我两千层皮,我哪有那幺多皮叫他们剥?现在,我才知道‘收荒匠心态’是怎幺回事了。”

“先生,”苏瑾摆摆手说道,“你先别急,我这次来南京是专门来看望先生的,我们师生六七年没见,我们刚见面,你就忙着向我移交东西,该不是先生在下逐客令吧?先生,我也不是来讨债的。”

刘伯温也感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不近人情,就哈哈地笑着说:“你看,这么多的钱放在我这里,给我心理上造成的压力真不小,总想早日处理出去,我完全成了‘收荒匠心态’。”

“先生,你今天两次这样说了,什幺是‘收荒匠心态’?”苏瑾问道。

刘伯温见问,就笑着说:“这是南京城里发生的一件事,说有一个收荒匠,每天挑着担子在城里收荒,走街串巷,进酒舘,岀饭庄去捡酒瓶,收破烂,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可以赚取两三百个铜钱,赚的钱足够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他也就自得其乐,无忧无虑地担着担子到处转,一边转一边快乐地唱歌,日子过得满舒心。有人问他:‘收荒匠,那你每天能赚多少钱,这幺高兴?’收荒匠哈哈一乐,伸出两个指头说道:‘两三百文钱’。‘才两三百文钱就这幺高兴?’,收荒匠回答道:‘每天两百文钱已够我全家用了,毎天生活开支一百文,其他五十文买点酒、肉,还剩五十到一百文,到年底还可以添点新衣,这使我一家人都很满足了,我为什幺不快乐?’看来他是容易满足的人。谁知有一天收荒匠低价收到了一只东吴时代的一只紫金壶,拿到古董店里去换了十万两白银的银票,他把银票拿到钱庄里去存了十年定期。这样,每个月可得一百两银子的纯利,他高兴极了,有了这幺大的一笔银子的稳定收入,那还收什幺荒呢?他就回到家里,当起暴发户老爷来。那他该幸福了吧?其实不然。收荒匠第一个月领到一百两银子的时候,回到家里,又是沽酒,又是买肉,又是置家俱,又是添新衣,换被褥,当然这一变化免不了要惊动左邻右舍,人家到他家来看个究竟,谁知收荒匠的老婆是一个快嘴妇人,成天叽叽喳喳的,家里有芝麻大的小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就到处吹嘘,冒失、饶舌、愚蠢的虚荣心是一切祸根的孪生兄弟,开始是大家听到谣传,随后就产生了负面效应,很多人开始只是羡慕,随后而来的就是嫉妒,甚至是愤怒。各种传言开始传开,有的说是他得了二十万两,有的说是五十万两,有一个人说得更明白,说是一百万两,是他亲眼所见,是用十辆马拉车拉到钱庄里去的。这一下可惹恼了那些左邻右舍,有的说他一个臭收荒匠凭什幺要得到这一百万两银子?让他一家人过得这幺舒坦,我们却这幺穷,这太不公平了。又有一个人说:‘他这种行为,低价进高价出,实际是一种套购行为和欺诈行为,按大明刑法应该剥皮和斩首,我们应把他扭送到官府去,财产应该分给我们举报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