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旁边放着两口箱子,箱子内杂乱无章的放着很多奏疏,两个箱子都装满了。
崇祯皇帝翻开一本奏疏,大致扫了两眼,皱了皱眉头,又将奏疏丢到了那两口箱子里。
在大明,天子若遇到不想处理或者难以处理的奏疏,可以将奏疏封存暂时搁置,这叫做留中不发。
很显然现在的崇祯皇帝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他翻开一本丢一本,翻开一本丢一本,表情说不上生气,只是有点无奈。
这时,王承恩在大殿门口复旨,张世康走进大殿来。
崇祯皇帝一看到张世康就皱起了眉头。
“张世康,你为何穿成这般模样?”
张世康本来还打算行礼,闻言便嘿嘿笑道:
“身为京营提督,当与将士们共甘苦,将士们吃什么,臣就吃什么,将士们穿什么,臣自然也穿什么。
臣现在身上穿的,正是京营将士平日里穿的军服啊!”
张世康全然不顾崇祯皇帝的眉头越皱越紧,自顾自的说着京营的情况。
“你还有脸说,看到这两口箱子里的奏疏了吗?全是弹劾你的!”
崇祯皇帝指着旁边的两口箱子,一阵的头疼。
这里头有弹劾张世康滥用职权的,有弹劾他擅自杀害京营军将的,也有弹劾他擅自带兵进京的,更有弹劾他拿着尚方剑四处威胁人的。
其中最后一点乃是张世康一个多时辰前干的事,足见六部都察院的反应速度有多快。
张世康走到那两口箱子旁,随手拿起几本奏疏翻看了一下,里头就有那个户部主事陶之问的弹劾奏疏。
奏疏里将他骂了个一无是处、无事生非、为非作歹,总之就是罪无可恕,最好凌迟。
张世康还是头回看到古人亲笔写的骂人的奏疏,还别说,竟然都挺押韵的。
“他娘的,这些人倘若处理政务有这么高的效率,咱大明何至于此?”
“朕倒是小瞧了你,一下子竟敢杀掉那么多将领,你倒是痛快了,朕这两天都快被这些奏疏烦死了。”
崇祯皇帝倒是也没生气,就是有些头疼,朝臣集体弹劾某个臣子的事儿,倒是不稀奇,一般崇祯皇帝如果不想处理,都是选择留中不发。
可那些朝臣并不会因此而放弃,他们会不断的写,不断的弹劾,直到天子听从他们的意见。
这就意味着崇祯皇帝在接下来的几天都不会安生,但他知道,张世康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毕竟这小子跟那些人又没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