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此之前,咱们还需要培养更多的火炮匠人,此事便交给毕老了。”
参与仿制这种铜炮的,负责人是毕懋康和汤若望,参与的匠人也只有二十多个。
但倘若要实现量产,起码得教会更多的匠人才行。
“属下领命。”毕懋康欣然领命。
“嗯,这个事儿还是得保密的,所以征召匠人的时候要仔细筛选,勿要让咱们的核心技术外泄。”
张世康交代完了此事后,又与毕懋康聊了会儿。
给枪管拉膛线的事儿,不出张世康的预料,没有任何的进展。
张世康倒是也没有太过失望,毕竟膛线这等技术,在这年月,还是太过超前了,根本就没有那个工业水平。
接下来,张世康又带着崇祯老哥,去找了王徵负责的项目,主要是玻璃和水泥的研制。
水泥的研制仍旧还处在搜集原料的阶段,火山灰这玩意儿北京城可没有,但据王徵调查,他打算用笨方法,命人去云南一带先运回来一部分。
不论如何先尝试了看看行不行再说其他,倘若火山灰与生石灰等混合了,真能达到张世康所言的坚固程度。
那剩下的便是如何解决大批量运输的问题了。
相比于水泥,玻璃的进度就好了不少。
毕竟早在一千多年以前,老祖宗就会烧制琉璃了。
而琉璃与玻璃的烧制方法大差不差,无非就是原料的问题,王徵便命人从不同地区取材。
如今经过反复试验,已经可以烧制出几乎完全透明的玻璃,只是还有其他不少的瑕疵需要解决。
张世康照例嘉奖一番,走的有点累了,张世康便带着崇祯老哥去了营房里暂歇。
“陛下,如何?”张世康一边喝茶一边询问崇祯老哥道。
言下之意,是问这老哥,看看有没有找到感兴趣的爱好。
之前崇祯老哥搞那些木匠、钓鱼还有炼丹,张世康觉得都太扯。
倒不是说钓鱼和木匠活儿有什么不好,而是对于天子而言,搞点跟科学相关的爱好,对一个国家而言是件好事。
常言道,天子爱方士,天下人都学之,如果天子爱搞发明、搞火药、搞炸药,那天下人都去学,大明很可能在火器上就能更快腾飞。
但崇祯皇帝很明显没有理解张世康的‘苦心’,他表情很是平静的道:
“那些玩意儿多是杀人利器,朕身为天子,当仁政爱民,怎可天天琢磨怎么杀人?
至于那什么玻璃水泥,玻璃朕见过,不过奇淫巧技,于国于民无益,朕并不如何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