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都市经营粮食生意,必须要规模大,人脉广,起码得有大片土地自持才行。"
"这种水稻买卖可不能急功近利,不像我们之前搞的盐业那么快见效益。"
"精盐提炼一下就上市,可稻米交易至少得等一整季的生长周期。"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舒舒服服宅在家里,等着盐业分红呢?"
李世民苦笑,这的确超出他的预想。
不过他深入一想,确实,王兄弟搞粮食生意太耗心力了。
光是那份投入就不是小数目,还不如加大盐业的发展力度。
李二显得有些为难,本来他期待王兄弟能将粮食纳入贸易,他作为商人投资进去,再用皇上的地位推行到全国南方。
这样既保障王兄弟的利润,又能在悄然中提升大唐的粮食生产量与库存。
然而王兄弟拒绝涉足此领域,他该如何是好呢?总不至于亲自携稻谷种子回家吧,那样可不成体统。
琢磨了许久,李世民直接发问:"既然王兄弟不愿意做这生意,那你为什么要从真腊人手中购得这些稻种并种植在此?"
王辰这回沉默了一下,只是伸出三根手指。
"主要是三个因素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
"其一,我不愿涉足这个买卖,但我相信朝廷肯定用得到,皇上会急需这种稻谷。"
"我现在当然无法推广,但科举结束后,我一旦进入政坛。"
"找到合适的机会上报给皇上关于占城稻的优点,那便是我的一份功绩,能助我仕途飞黄腾达。"
"相比单靠这个挣钱,这样的功绩更具价值得多。"
李世民不由赞同,说得的确没错。
王兄弟将来注定踏入政界,粮食业务将是他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
从皇帝的角度出发,若有人献上增产粮食的品种,那加官进爵的奖赏肯定少不了。
但不论是否有这稻种,李世民也会在王兄步入政界后,尽最快的速度晋升他的职位,拔高爵位,凭借他们的深厚交情。
然而,李世民细细一想,王兄弟的考量是有道理的。
提升别人总需找个正当理由,不可能一时兴起就晋升三品,不然整个朝廷非戳他脊梁骨不可。
将此计藏于后用,足以堵住悠悠众口,理所应当地帮王兄弟提升一级。
思路清晰后,李世民又追问:"那另两个原因是什么呢?"
王辰随意地用手在地上画出了大唐的地图,大致标出长江和秦岭淮河的分界线。
"南方是个广大的地域,即便相比北方略逊一筹,也是非常辽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