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也是白看。
只有前两条,记录的人显然非常重视,在下面划了好几条横线。
尤其是第一条,明显记录的人心里有很多怨气,在“老太婆”上还圈了好几下。
这些内容,理智告诉她,这不可能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又是谁写下来的呢?明明字迹是她的,但她以前又是怎么会知道这些未来的事情的?难不成她失忆的这一个月里,还真有个未来的她过来了?
这太不真实了。
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这一切,尤其是刚刚婆婆骂的那些话,却又实实在在让她无法怀疑这条记录的真实性。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如果不是一开始心里就带着定论去审视周围的一切,那很多事情可能就这么过去了,也不会太在意。
但一旦带上了定论,再小的事情,都觉得如鲠在喉,越看越不对。
如今对何静静来说,就是这样。
要是没有那本日记本,她会跟以往每次一样,对婆婆的骂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正要她改是不可能的。
她在娘家就没做过饭,凭什么结了婚,日子过得还不如婚前啊。
赵家条件是不错,但她娘家条件也不差啊。
更何况,何家只住着一家三口,哪怕厂里分的房子不算大,她也能有自己的房间。
赵家分的房子是比何家大,但赵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十几口人挤在六七十平的房子里,简直是人挤人。
就连现在何静静和赵庆生住的房间,都是在客厅用木板隔出来的,里头稍微有点动静,外头都能听到。
偶尔半夜她跟赵庆生吵架,赵母或者是大嫂都会过来敲敲房间的木板,提醒他们小声一点。
一点个人隐私都没有。
何静静就没受过这种苦。
心里早就积累了一肚子怨气。
只是碍于现在还没领证,加上比起赵家这些问题,她更不想下乡,和赵庆生不吵架的时候,赵庆生也对她的确是很好,这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何静静一直忍着,即便是吵架,也都是小打小闹。
但此时,在知道了赵家日子不好过,嫁给赵庆生会几年都没孩子这些“未来”后,何静静听到婆婆这些怒骂,心头的火气一下涌上来。
“你说我就说我,扯到我妈头上干什么?怎么,我是你儿媳妇,矮你一辈儿算我认了,我妈难不成还矮你一辈儿?!”
赵母瞪大了眼睛:“你这是什么态度?!”
何静静梗着脖子丝毫不退让:“你什么态度我就什么态度,怎么,我嫁人了,就连基本的尊重都不配拥有了?!你一口一个懒驴,那娶了我这个懒驴的你儿子又是什么好东西?!是磨呢还是驴屎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