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顾兆第一次见到周川,就知道这周川跟自己和邓国强不一样。
这位是从京市来的,据说是大院儿出身,至于他父母具体都是什么级别,周川从没有提过。
然而,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级别,但只看周川当时到葫芦岛那一年不过二十出头,却已经有十年军龄,就知道他家里至少有一个正师级及以上的高级干部。
因着这一点,顾兆一开始其实是不想和周川有太多私下接触的。
像这种高干子弟和他们这种农村兵,实在不是一条路的。
可惜,他想得很好。
周川可不配合。
也不知道是天性外向热络,还是他想借着和顾兆他们的关系融入葫芦岛,总之周川对顾兆和邓国强他们都非常热情。
尤其是对顾兆。
简直是到了顾兆有时候都要恍惚自己是不是早就跟周川认识的地步。
偏偏周川的这种热情尺度又把握得很好,绝对不会让人感到负担。
很少有人能抵御这种纯然的热情。
更何况,他们还是每天都要一起训练的战友。
就是再有矛盾的人,这么日日在一起摸爬滚打,就跟之前顾兆说的那样,同喝一碗泥水同睡一张破席子,都得说开了混熟了。
更别说顾兆他们和周川本来也没什么矛盾。
就这么的,几个人越相处越亲近。
几年后,顾兆升了副营长,周川和邓国强升了连长,他们原本相处亲近的另外两个战友一个被选调到不同城市,另一个因为受伤转业。
梁长江就是在这个时候调来葫芦岛,成为了三连的连长。
可以说,从先天的相处时间上来说,梁长江就比顾兆周川他们短很多。
从后天来说,梁长江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没办法和周川一样,快速融入其中。
哪怕是一起训练多年,顾兆可以做到在工作上一视同仁,但在私下交情上,他自己也得承认,一只手五根手指还有长短区别。
“他为人处世有些问题,做事目的性也比较强……”
听着顾兆对梁长江的评价,姜琴想到在车上梁长江的表现,也不由得点点头。
比如说,在车上,顾兆说养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责任,让他以后有空带着孩子多出门,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梁长江明显不认同,但他偏不说,嘴上要认同顾兆,但明显又没办法说服自己,所以哪怕是和他不熟的姜琴,都能看出他在说假话,是在讨好领导。
这种为人处世,不光是他自己别扭,也让别人感到别扭,很难让人跟他完全交心。
顾兆道:“我猜,他会做出把随军的妻子送回老家这种容易留下话柄的行为,肯定是这么做有更大的好处,而不全是因为毛丫同志犯了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