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 第108章 施琅收复台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施琅收复台湾(1 / 2)

三藩之乱平定之后,蒙满的武官们便开始不淡定了,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如何对付汉人。最终,他们决定向康熙提出一项建议:汉人不可信,更不可重用!他们还警告康熙,如果继续重用汉人,那么不久之后,就会再出现一个吴三桂。面对这些武官的声音,康熙感到十分无奈。他知道自己不能轻易得罪这些人,但同时也不想放弃周培公这样的人才。于是,康熙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周培公调离京城,前往盛京担任提督。这样一来,既可以平息众怒,又能让周培公继续发挥作用。然而,对于这个决定,康熙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

当康熙在朝堂之上提出要收复台湾的时候,那帮蒙满武官一个个愁眉苦脸、一筹莫展。原来,这些人虽然在陆地上能征善战,但到了海上就是一群“软脚虾”,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打仗。面对这种情况,康熙也感到十分无奈,他只好再次向周培公求助。

周培公深知康熙的困境,但却无能为力,心中满是愧疚之情。最终,他决定向康熙推荐一个人,那就是被贬的前福建巡抚姚启圣。尽管康熙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他并不知道姚启圣究竟有何才能。原来,康熙曾经因为姚启圣私自开放海禁而罢免了他的官职。如今,面对台湾问题,康熙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向这位被自己罢免的官员请教。

康熙皇帝与姚启圣面对面坐在马车上,开始了一场深入的交谈。康熙展现出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见识,让姚启圣不禁为之惊叹。康熙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令人咋舌,他不仅熟悉各个朝代的兴衰,还能从中总结出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姚启圣听着康熙滔滔不绝的讲述,心中暗自感叹: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如此博学多才!康熙从历史谈到地理,再到人文,无一不精。姚启圣原本以为自己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但此刻面对康熙,才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他默默地思考着,如果不是康熙皇帝的身份,他们或许可以成为忘年之交。然而,康熙毕竟是皇帝,姚启圣不得不谨慎应对。他小心翼翼地回答着康熙的问题,尽量避免触及敏感话题。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康熙的才华所折服,深深地感到佩服。通过这次交谈,姚启圣深刻认识到康熙不仅仅是一位有勇有谋的皇帝,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胸怀天下的明君。在这次交谈之后,姚启圣终于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康熙。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真正能够成就大业的君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康熙推荐了一个人——郑成功的旧部施琅。姚启圣认为,施琅具备杰出的军事才能,可以为康熙所用。

施琅在海战方面有着非凡的造诣,但自从归降后,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任用。这让康熙感到十分惋惜。通过这次交流,康熙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并决定重新审视这些人才。姚启圣的建议给了康熙新的希望,他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施琅这样的人才来解决台湾问题。同时,康熙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皇帝,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来评判臣子,而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善于发现和利用每个人的长处。

康熙二十二年二月初二,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施琅的儿子施世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得到了一次重要的晋升——他被任命为左都督。这一升职使得施世骠的地位更上一层楼,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不久之后,施世骠又被提升为海坛(今平潭岛)总兵,负责管理当地的军事事务。接着,他又署理陕西固原并福建水师提督印,官居正一品。然而,命运却对这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施世骠带领军队从莆田前往惠安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在途中去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