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科研船全部都是用登陆艇改造完成的,此时它们的货仓里,摆满了各种科学仪器。
艇体表面也挤满了,各种各样的探测设备。
这已经是星舰地球,能拿出来的全部本钱了,剩下的就是交通艇,和歼击机级别的飞行器,没有足够的体量完成科研工作。
星舰本体显然是不能动用的。
一千公里是个相对的安全距离,氢弹的大部分能量,越过一千公里的太空,也就所剩无几了。
除了要防御被炸飞出来的,小行星碎片,其他的基本不用担心。
经过一年前的战争,高欣知道氢弹能炸飞的,小行星碎片的飞行速度有限,有这点距离也足够机动躲避。
随着工程总指挥于教授,口述的三十二位的密码命令,位于小行星内部的,九颗百万吨级氢弹,以极其微弱的时间差顺序起爆了。
现代氢弹的内部,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的精准的装置,高能炸药,点火裂变弹,一级聚变,二级聚变,都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
九颗氢弹分别选择精确的起爆时间,要把这些氢弹内部的精确过程,全部考虑在内,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漫长的两秒钟等待后,小行星在太空中亮了起来。
数十道流光从小行星上的泄压孔中喷出,隔着一千公里,用肉眼望过去,如同在太空中绽放的焰火。
九艘科考船,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下了这次爆炸,包括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还有各种辐射和电磁波信号。
更早的时间里,小行星内部的采样仪器,忠实的记录了这次爆炸的数据,随后它们变成了爆炸的一部分。
长老3和山人13,做为特邀嘉宾,参加了这次伟大的实验。
事实上有很多山人,也参加了这次实验装置的制造和安装,没有这些深通金属特性的生物帮忙,想在这么短时间内,让实验就位,根本就不可能。
光是那几个导向装置的焊接,没有山人就很难完成,它们的本体就具有精确控制等离子体的能力,人类的焊接技术,根本就比不了。
长老3激动道:“就是这样的,我年轻时见过的。”
高欣倒没那么激动,他是实验方案的制定者,知道这只能说明,核爆炸本身是成功的,同时小行星也没有被炸成碎片。
最多只能算是成功了一半,关键的问题是,有没有制造出简并态物质。
不过这要等待,小行星内部完全冷却之后。
在太空的低温中,小行星的地核,很快就冷却到,可以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