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水浒:换天改道> 第7章 宋公明告老还乡 美髯公出兵西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宋公明告老还乡 美髯公出兵西夏(2 / 2)

“臣虽有战功,不敢独揽,上下齐心,承蒙皇恩浩荡,做得一任朝官,实乃万幸之极。如今算来,已然二十二年有余。待臣静心之余,思前虑后,有告老还乡之意,请圣上恩准!近伴君生涯,承蒙圣上器重栽培,给臣甚多,臣深表君恩,没齿难忘。万幸不曾有负圣望。一受治国之重任,承文臣之位;二固边庭之安危,做武官之责。虽得天下太平,然其中不乏谬误。实乃臣之态度不正、才疏学浅所致。万赖圣上治国勤勉,不至兴落,数度容忍,给足颜面。如今回想,实在汗颜凉背,甚感悔之晚矣。正所谓:‘君未问责,臣应知耻。’再者,臣已年迈,不堪重用。故引咎辞职,以镇朝纲。俗语云:‘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天子亦有招贤纳士之实。微臣只求让贤,恳请圣上批准告老还乡蚍蜉之愿。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子闻奏,心中不定,乃曰:“爱卿何出此言?想来正是爱卿当年一力成从龙之功,朕心念之,不曾忘得。如今做得殿前都太尉等大小职务,皆勤勤恳恳,何来失职一说?想来二十余年,大宋国兴民旺,皆赖爱卿与众文武之能,朕不敢独占其功。还望爱卿老骥伏枥,与朕同为家国担当,不必推辞。”宋江再三恳求。天子问曰:“只是爱卿此去,谁可堪当重任?”宋江道:“文臣有殿前太尉宿元景、陈宗善可一力当之;武官自有李纲、卢俊义、岳飞当之。”天子这才准奏,又念其有功,并赏赐众多金银财宝,颐享天年。宋江山呼万岁,拜谢天子。

再说宋江奏请了圣旨,告老还乡。当部下军将,愿为军者,报名送发龙猛、虎威二营收操,关给赏赐,马军守备。愿为民者,关请银两,各各还乡,为民当差。部下偏将,亦各请受恩赐,听除管军管民,护境为官,关领诰命,各人赴任,与国安民。

宋江分派已了,与众告别,自引兄弟宋清,带领随行家仆二三十人,挑担御物行李衣装赏赐,离了东京,望山东进发。宋江、宋清在马上衣锦还乡,回归故里。离了京师,于路无话。自来到山东郓城县宋家村,乡中故旧,父老亲戚,都来迎接。宋江回到庄上,先祭拜了亡父并祖宗排位。宋江痛哭道:“数十年不曾祭祖,宋江不孝,只道是:忠孝难两全。”不胜哀戚。宋清道:“哥哥不必伤怀,小弟早与父亲宗祖灵前说了,说是:‘公明哥哥为国家出力,不能祭祖,虽是不孝,原为尽忠。’后来老父亲托梦与小弟道:‘你兄弟正是光宗耀祖,怎能怪罪?’其中不乏赞赏。”宋江听了,心中宽慰许多。

当时家眷庄客,都来拜见宋江,宋清之子宋安平也在。庄院田产家私什物,宋清打理得当,整置得齐备,亦如旧时。宋江在庄上宴请乡亲父老。州县官僚,探望不绝。是日,本州官员,亲邻父老,宾朋眷属,尽来见面。宋江亦思念玄女娘娘,又做了几日道场。次后设一大会,请当村乡尊父老,饮宴酌杯,以叙间别之情。次日,亲戚亦皆置筵庆贺,以会故旧之心。礼尚往来,数月不曾断绝,都不在话下。

冬去春来,宋江自在家中养老。忽一日,家中小厮来报:“保定府指挥司统制朱仝来访。”宋江闻是故友兄弟,大欢大喜,忙请入内。当时朱仝入内来拜见了,宋江道:“兄弟怎地到此?”朱仝道:“北境边庭有西夏国调兵遣将,不知意向如何,天子怕西夏图谋不轨更有李纲等举荐,教小弟望边境镇守,以求国泰民安。只怕日后难见兄长,所以今日特来与兄长辞别。”宋江道:“原来如此,兄弟又可建功立业,吾心甚慰。”当下教人设宴管待,又与小厮道:“且去陇上唤四郎父子回家。”小厮去了。当日宋清回来见过朱仝,三个饮酒作乐,不必絮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