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晚了,不说能不能买到,就说买到一块瘦肉,那都得懊恼半天。
瘦肉不光不能炼油,还得费油去炒,这就是亏了。
不像后世,肥肉大家都不乐意吃,得减肥呢。
这年头,能吃胖才是真正有福气的,还减肥,看家长抽不抽你就完了。
为何大吃货的基因都刻在骨子里了?
那就是因为这饥饿伴随着先辈。
但凡有可能,就得把能种菜种粮食的地方种满了,这样才有安全感。
老辈人吃过挨饿的苦,所以才有了那个大家习以为常的打招呼的方式。
吃了么您?
买肉包子之类的,包括在国营饭店吃饭,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吃肉菜不要肉票,只收粮票。
所以有溢价都是正常的。
只有家庭条件好的,才吃得起馆子。
而四九城家里条件好的人,还真不少,票不多钱多,那就下馆子。
当然,正常情况下,有钱的肯定也不缺票。
从这儿到林清工作的供销社,还挺远,得坐公交车,有两站地左右。
当然这年头的公交车站,可没后世那般密集。
所以说路途还是有点远的。
李卫国走了一阵子,就开始琢磨着,该弄辆车。
这年头汽车是不敢想了,自行车还是可以的。
自行车是从什么时候需要票来着?
李卫国那贫瘠的见识,注定了他不会有这方面的知识。
但从原主的记忆中来看,现在想买自行车,已经是需要票了。
李卫国叹了口气。
这年头,自行车票可不好搞。
一个百人的厂子,一年能拿出一张自行车票,就算是顶天的福利了。
就这一张票,还得抓阄。
要么就是奖励给劳模。
因此,走在大街上,都难得能看到几辆自行车。
这个时候,自行车铃铛一响,整个胡同的人都得跑出来看你。
这可比开一辆跑车回村,还要招人稀罕。
现在的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车。
跑车,无非是形状怪了一些。
不认识的一听说这车是多少多少买的,说不定还得问一句:“多少万?就买了这?什么东西都不能拉,真是败家。”
自行车不同,这玩意现在就是身份的象征。
回头找老周问问,能不能搞一张票。
不,搞两张。
丝毫没有想到老周会不会觉得有困难。
有人罩着,就很爽啊。
李卫国哼着小曲儿,一路上就开始琢磨,上哪弄竹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