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三位掌教。”率先来到的弟子见到鸿蒙山三位掌教,纷纷行礼,然后论资排辈,在升仙台上寻处位置站好。
升仙台是一处方圆数里的大平台,乃是玉清宫掌教一剑将碧霄峰削平后,建造而成的。
三清掌教,立于中间的便是修行岁月最久的太清掌教,一幅和蔼可亲的老者模样,身着白色道袍,手持拂尘。位于左手边的是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中年道士,此人便是上清宫掌教。位于右手边的是一位身着黑色道袍的少年道士,身负一把青色宝剑,便是此剑将碧霄峰削平。此人便是玉清宫掌教,虽然看起来年少,但也是修行岁月不知凡几的大修士,人界有数的强者之一。
数十息过后,升仙台上便落下了数十人。鸿蒙山虽然不显于人世,但是三位掌教偶尔也会游历人间,遇到天资卓越的孩子,也会收入山中,是以无数年来,鸿蒙山的弟子虽然人数稀少,但是却个个修为高深。
因三位掌教身穿道袍颜色不同,三清宫的弟子们也纷纷效仿。位于各宫弟子最前方的是三宫各峰峰主,之后便是其门下弟子。
位于升仙台上这些修士,无一不是风姿卓越,男修士气宇轩昂,英姿不凡;女修士容貌靓丽,风华绝代。太清宫位于紫霄峰,二代弟子仅一人,是一名为太玄的年轻人,太清一脉一向人丁稀少,一脉单传。太玄亦是一身白色道袍。身后是一个年幼道童,应是刚收入师门,此后再无他人。
上清宫位于赤霄峰,二代弟子有五人,此五人乃五行真人,分别是金木水火土灵之体。金灵子名为钱钧,修炼于太虚山门下弟子有陈铄,陈钦兄弟二人。木灵子名为林枫,修炼于玉虚山,门下有一女弟子名为珈棱。水灵子名为许济舟,修炼于清虚山,门下弟子有二人,名为文道源、李泽渊。火灵子名为陈炳,修炼于苍梧山,门下弟子有一男一女二人,名为诸葛旦、公孙有容。土灵子名为杜城,修炼于玄元山,门下弟子为陈桥、陈霜姐妹二人。
玉清宫二代弟子有七人,并称为云中七仙,四女三男,分别是云璃(女),云璟,云瑛(女),云珑(女),云珏,云琊,云瑶(女),分别修炼于碧霄峰上各处洞府。七仙门下各有一真传弟子,云璃座下弟子名为赵镇,云璟门下弟子名为林止,云瑛门下弟子名为张桐桐(女),云珑门下弟子名为周乙,云珏门下弟子名为孙尚,云琊门下弟子名为薛雪(女),云瑶门下弟子名为宋佳(女),还有一些弟子修为未到超脱,上不了升仙台。鸿蒙山三清宫分别代表着术,法,道,修至最高层均可直指大道。
“三位道友,许久不见。”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便见一道虹桥跨越不知多少万里,架到了升仙台上。只见虹桥上一行人转瞬之间落到了升仙台上。为首的是三位中年男子,身着道袍。身后是十余位年轻男女,有的手持拂尘,有的身负宝剑。
“道宗天璇,天权,开阳三峰峰主大驾光临,鸿蒙山蓬荜生辉。”太清掌教率先笑吟吟地开口说道。
“三位前辈客气,晚辈见过三位掌教。”三位峰主回了一礼,然后对身后的弟子道:“你们几个,过来见过三位掌教。”
“弟子见过三位掌教。”一行十余位年轻弟子向三位掌教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