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妹妹不仅变聪明了,脾气也涨了呢。
沈清小口小口咬着白嫩嫩的蛋,突然想起什么,看向沈策:“二哥,明儿你跟堂哥说,咱们不去山上砍柴了,到族长家门口念书去。”
沈策疑惑道:“为啥啊?”
“你知道为啥今儿我顶撞爷,爷没揍我吗?”
“……为啥?”
“因为咱大舅是个举人啊,可大舅也不知啥时候才回来,一次两次能唬住他们,久了就唬不住了,所以你得让族长知道你比三叔聪明,往后族长才能护着咱们,咱爷除了怕大舅,还怕族长的。”
沈策若有所思点头:“我明白了。”
旋即又问:“我真比三叔聪明吗?”
爷奶都说三叔可聪明了。
“当然了,仙姑娘娘都说你可聪明了,日后念书必定有所成的。”
沈策眼睛一亮:“仙姑娘娘真这么说了?”
“嗯!”
沈策有些不好意思笑笑。
可过了会儿,他心情又低落下来。
若他爹娘在还好,如今爷供着三叔一个念书都吃力,哪里会肯多供他一个。
沈清看出他在想什么,说:“你放心吧,你以后一定会念书的,不过不能跟着徐先生学。”
沈策又抬起眸子:“为啥?”
“徐先生是位秀才,可在咱村里教了二十来年的书,连一个童生都没教出来,说明他压根不会教书,再则他还是三婶的爹,咱才不跟他学。”
因为沈昌考过两次童试,所以沈清也知道太原的童试竞争有多激烈。
他们村有一位秀才公,可童生,也就仅有两位。
一位是沈家族长,一位是沈族长的二儿子。
这俩人能成童生,还多亏了沈族长过世的爹也是位秀才,俩人的学业都是沈秀才在世时亲自指导的。
通过县试、府试的学子,才是正儿八经的童生,童生才有了参加院试,也就是考秀才的资格。
清源县每次县试,参考人数二三百,取五六十名,这一关不算难,四五人里就能取一名。
而府试顾名思义是在府城考。
难就难在这一关,沈昌考了两回,都是府试刷下来的。
太原府治下的大小县,共计22个,每县参考人数数十名,也就是说去参加府试的学子不下千余人。
可每次府试的录取人数,也就百余人,约莫十取一的比例,平均一县也就录取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