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自己不能因为一个肖似纯元的女人,便留下让皇家的颜面蒙羞的隐患,也绝对不能允许有人,动摇大清的江山社稷。
当日之事,允礼不无辜,她也算不得无辜。
前阵子,张廷玉的密信中提到:
果郡王在边关,与将士们相处极好,如亲兄弟一般。
允礼自是优秀的,不然皇阿玛还在时,也不会亲自培养他。
所以,纵情于山水是假,风流不羁也未必是真。
罢了,他的这些兄弟们,除了十三弟,又有哪个是真心待自己的呢?
两眼一闭,一睁,四大爷的眸中,便只剩下了无尽的幽深与薄情。
而此时的准噶尔,
一场胜仗过后,大清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
策棱将军带着弘时和其余部将,在营帐中商讨接下来的战术。
准噶尔士兵伤亡惨重,没有了拼死一搏的勇气,摩格可见士气汗衰竭,便派人传达了求和之意。
可此时的大军已经一鼓作气长驱直入,
只待再进一步,便可直取摩格可汗的人头。
战报已经快马加鞭传回京城,一切都要看皇上的决断。
军中部将们的意见也分成了两派,保守派认为穷寇莫追,以防反扑,而更多人则坚持继续打。
弘时当然更支持后者。
自先朝起,为了平定准噶尔之乱,大清扔出去多少钱财和性命。
就大军出征的这大半年,牺牲了无数将士,花费了数不清的钱财,如今好不容易打到了准噶尔的大本营,怎么能说撤就撤呢?
若此时同意求和,才真是对不起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大清英灵!
这一次,非得把他们打服,再也不敢反抗为止,
让他们知道,大清将士的威严,不容挑衅;大清的江山和国土,不容侵犯!
弘时的意见,自然也是策棱的盘算。
这位来自蒙古的将军,是一个十分有血性的人,更何况,策棱的家族还和准噶尔部族有着不可调和的血仇。
他的后半生,原也是为了平定准噶尔战乱而活。
四大爷收到战报,大喜过胜!饭都多吃了好几碗。
直接拍板,不接受求和。
准噶尔屡屡进犯,若不收拾彻底,不用几年,必定又要卷土重来。
但以大清的财力,却很难再组建这样的一支规模庞大的漠北雄军。
而皇帝的旨意一到,大清的将士们便毫不犹豫,进行了与准噶尔部落的最后一次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