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第392章 废察举科举终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2章 废察举科举终临(2 / 2)

陈辰有点奇怪,“荆州的官员有很多空缺吗?”

“那倒没有。”徐庶摇了摇头,“只不过,我们可以先选一批出来,可以先不安排具体的职位,而是让他们先开始跟着学习,提前掌握施政的要领,如此一来,无论何处需要官员填补,便可以直接就任。”

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官员要填补的?

所以,徐庶的意思很明显,在荆州提前先培训好官员,等到将来攻下曹魏的地盘之后,这部分的新官员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任,并以最高的效率开始推行刘备这边的政令。

“管培生?”

这是听完徐庶的说明之后,陈辰的第一个反应。

“???”徐庶满脸问号地看着陈辰。

陈辰摆了摆手,表示这个事情不重要,“元直的想法很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这帮子象牙塔里的小家伙们,到实地参加建设,确实可能会更有效果一些。”

关羽听着陈辰和徐庶说话,总觉得自己有点多余了,毕竟自己确实也插不上嘴。

只能默默地把菜汤倒进碗里,默默地喝了个干净。

光是喝些残汤,关羽都觉得甚是美味。

如果不是盘子都快舔干净了,他是真想找人给刘备送去,让他好大哥也好好尝尝的……

“国公方才做的两句诗颇为醒世,不知在下可否悬于屋内?”徐庶的注意点显然和关羽是不一样的。

陈辰一愣,“哪两句?”

“便是‘纸上’那两句。”

“……哪两句非是我所言。”陈辰看着徐庶明显带着怀疑的表情,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两句乃是陆放翁所作。”

“是是是!国公说的不错。”徐庶很是敷衍地应和了两声。

陈辰是真的无奈了……怎么办,说真话没人信啊!

陈辰选择放弃挣扎,“算了,随元直怎么想吧……”

随后,又将话题重新引回到正题上,“如此,元直改日便向陛下先行说明此事吧。具体科考的时间,也需要先行商定。等到天下一统之后,科举的时间最好还是固定下来为好。”

虽然陈辰他们研制出的水泥路大幅度地提高了两地之间往来的速度,但是赶考的路上终究还是有危险的。

尤其是现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说不准什么地方就会闹个幺蛾子。

要知道这些能够来襄阳参加考试的,基本上可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小嫩芽,如果真的因为路上突发了什么意外,伤到了小嫩芽,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民间的事情解决了,我军将士后代该如何呢?”徐庶继续开口问道。

大汉有不少的职位都有着约定俗成的“父终子及”的规矩,尤其是一些比较大的官职上,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无论是谁,后代之人如果想要步入官场,那便只有通过科举这一条道路的方式。”

因为刘备治下的世家基本上都被收拾了个服服帖帖。

甚至不少世家直接除了名。

这种情况之下的察举制度基本上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

所以,陈辰决定将多年以前就开始做准备的第三把火,趁这个时候,直接点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