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顾易中养成了一个习惯——写书信。虽然他已经知道这些书信永远不会有收件人,但他还是坚持着。他将自己对若彤的思念、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作一行行文字,写在纸上。
他会定期去若彤的墓地,将书信读给她听。墓前的鲜花从未间断,那是他对她永恒的爱与怀念。读完书信后,他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收好,带回顾园,存放在那间原本为他们准备的婚房里。
年复一年,书信越积越多,婚房渐渐变成了书信的仓库。每当夜深人静,他便会来到这间房,一盏昏黄的灯光下,他翻阅着这些书信,仿佛又回到了与若彤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
第四章:永恒的誓言
终于有一天,顾易中决定实现那个未完成的誓言。他按照若彤留下的婚戒设计图,亲手制作了一对戒指。男戒简约而庄重,女戒则更加精致细腻,两颗戒指紧紧相扣,正如他们曾经许下的誓言。
他将男戒戴在自己的手上,而女戒则放在了那间婚房的床头柜上,旁边是若彤的遗像。他望着遗像中若彤的笑容,轻声说道:“若彤,我做到了。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但我的心永远属于你。我会替你守护这份胜利的果实,直到永远。”
从此,顾易中继续着他的生活,但心中那份对若彤的爱与思念却从未改变。他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若彤都会在他心中占据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他,也将带着这份爱与思念,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
第五章:传承与希望
岁月如梭,转眼间,顾易中已步入中年。他的面容虽已刻上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的坚定与温柔却从未改变。他深知,自己不仅是在为个人的情感而活,更是在为若彤未竟的理想和革命事业继续奋斗。
他开始更多地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因战争而受苦的人们。他建立了多所学校和医疗站,为孩子们提供教育,为病患带去希望。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和病人们康复的喜悦,他都能感受到若彤仿佛就在身边,与他一同分享这份喜悦。
同时,他也开始培养年轻一代的接班人,将自己和若彤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激励他们珍惜和平,勇于担当。他相信,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