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爹前前后后试探了她爹很多次,但凡她爹没应对妥当,徐家早就灰飞烟灭了。
要不是她嫁给了朱棣,二妹妹嫁给了代王,两个女儿都在老朱家的儿子手里,她爹那会都想辞官归故里了。
她爹在洪武十八年病逝以后。
这京师的朝廷里的种种发展,让徐氏隐隐觉得不对劲,且危机四伏。
从那会起,她就基本上不回京师了,也让两个弟弟猫着做人。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她预料的那般波澜起伏。
公爹几乎杀光了所有人,才把朱允炆按在那个位置上。
也不知道公爹临终的时候发没发现,他为了一个大错特错的人做了那许多大错特错的事。
没发现,很悲哀。
发现了,可能更悲哀。
这么些年,朱棣对他爹的孺慕之情她不拦着,但就她自己而言,只想离得越远越好。
现在自己的夫君反攻成功,开启了新的朝堂新的斗争。
不是她信不过朱棣,信不过自己的夫君。
而是人性,经不起磋磨。
徐家,又要开始韬光养晦了。。。
而燕王府里的人,会迎接各种动荡。
她就三个儿子,两个孙子,不像公爹那样死了七八个儿子还有十七八个儿子跟数不清的孙子。
三个儿子都是正当年,二儿子跟三儿子更是血气方刚。
跟上一辈的人一样,不是想不想争的事,而是位子只有一个,总会有人在中间挑拨离间。
再好的感情也遭不住。
外面的人也不知道朱棣不会再有子嗣了,源源不断的女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宫。
三个儿子的后院也不会消停。
从此以后,在北平这种悠闲的好日子,到头了。
唉,该来的总是会来。
这趟浑水,准备了这么久不想淌,可终究还是要淌进去。
想到这里,徐氏不由得心情低落,挥挥手让张欣退下自己进了书房。
张欣识相的把一直在边上练笔顺的朱瞻基也一起带走。
“娘。我还没写完一百横。”
朱瞻基很认真的抗议。
“去延德宫写。”
“奶奶不高兴?”
“嗯,有点。”
“好吧,爷爷也不在啊,谁惹奶奶了。”
“也许是你?”
“娘,我不傻。”
“嘻嘻嘻嘻——”
回到延德宫,把朱瞻基安顿在他专用的小书桌上完成他的功课,张欣也需要整理思绪。
事情的发展比上辈子快,也比上辈子顺利。
徐家,婆婆的弟弟徐增寿并没有被朱允炆砍了,这就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
曾经婆婆因为这位弟弟的死,悲痛欲绝,在床上躺了好些天。
朱允炆是在朱棣进京师的当天,在殿前一剑刺死了徐增寿。
现在这信传回来没提起,那就是没发生。
起码婆婆不会因为这个郁结于心,连紫禁城都没住上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