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十万里面二十万是张欣的,剩下的二十万是商户们的。
李景隆入股的话,分的就是张欣这部分。
“四十万?就一次?去哪里?来回多长时间?”
李景隆虽然不算穷,可跟张欣张罗的这事比起来,那这个差距就着实有点大。
“船也不是一次性的,这第一次造船的钱都算在投资里面了,看着数目就有点大。后面每次可能就十来万吧。五月六月七月出发的话,吹南风,就是去日本。来回差不多一年,十一月十二月吹西北风,就是去南洋。来回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看去多远了。我打算暂时先跑日本这边。南洋等过两年再说。”
张欣一样一样的说给李景隆听。
“这,能挣几个钱?”
李景隆觉得风险真大,万一这海上有个不测,四十万白花花的白银,顷刻化为乌有。
张欣默默的递了一张清单给李景隆。【注】
压仓所用瓷器售价:
青花白瓷盘:五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碗:三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瓶:五百贯一枚
青花白瓷酒瓶:一千五百贯一枚
豆青瓷盘:一百五十贯一枚
豆青瓷碗:一百贯一枚
豆青瓷瓶:一百五十贯一枚
“贼老天,真黑!一个白瓷盘,就十几文吧,拿出去卖五百贯???”
李景隆一目十行。
再不懂行,他也知道压仓所需要的重量,普通的海船,压仓都需要成千上万斤。
这价格震得他差点握不住这价值千万贯的清单。
“这个占地方啊,还容易碎,要不是可以压仓,还不想带呢,之前宁王张罗那次就是按着这个价卖的。五十条船,去的时候是瓷器压仓,回来就是银两了。这海贸,如果没有十倍以上的利润,没必要。”
张欣说完示意李景隆再继续看下去。
这海贸,主要出海的就三项,瓷器,生丝跟布匹。
生丝,国内大量的采购价是四十文一斤,在南洋那一片售价二百五文一斤。估计日本会更高一些。
布匹方面,带出海的都是中上品质的绸缎,织锦,国内国外的差价比生丝还高,一匹上等的能卖到几千贯,而在国内,原产地了不起几十贯。
带出去的东西品种少,单价高,利润高。
带回来的,更吓人。
就光是那一点都不占位置的胡椒一项,就能获利十几二十倍。
苏门答腊的胡椒,一两银子能买一百斤,柯枝国五两银子四百斤,三佛齐二两金子买一百石。
国内,胡椒的官方售价,一百斤分品级售卖,要十到二十两。
苏木也是上次宁王运回来的大头,南洋那边很多国家都产,获利高达五十倍。
日本进贡时说他们本国一斤一贯钱。可在国内一斤苏木五十贯。
以上这些还是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