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金堤永固> 第180章 以身相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以身相许(1 / 2)

这件成人之美的好事,自然两家都在撮合。

璞老太太的话更有说服力,因为她既不谈两情相悦的事,也不琴瑟和鸣的事,只谈历史名人逸事,以史为鉴,来动人心,实现《凤求凰》的效果。

马勒力的神经在多次触发下,有了电流,脉冲在情感上,产生了更大磁力,那就是以身相许。

近阶段他神经质地在办衙差,又多在难事上受助,他的负荷量太重了,以到压弯了腰,迈不出步。

他与匪的契约在即,要那个白花花银了去兑现承诺,这是硬货,核心问题,而且要脚底板子下刨钱,屁股抵到南山墙了,没有避让的地方。

可是一分线逼死英雄汉,虽然是甄鸿儒受权于他,让他能施展出精力去抓大事,但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真如上文所说,运河总督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无处刨钱了。事实是老鼠窟里的粮食都掏出来了。

怎么办?他们不同于吴昊天的清安府,有那个一方臣民去抢收摊派,也不同于青龙帮去人走地皮干地敲诈勒索,更不同于土匪,出没无常地去抢窃撕票的勾当。

有道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烂泥,一物降一物,以大欺小,总有那以强凌弱。

这是官匪帮一贯的伎俩,往往是恃强凌弱,残害弱势群体,总是将压力转嫁给他们,有着喝民血的勾当。

你说城防建设与百姓何干,尤其是与大户有什么瓜葛,井水不犯河水的事,风牛马不相及,你说责任主体是谁。

这个盗窃堰堤条石来建城防,这不是犯了王法,侵占公物是小,毁坏堤防是大,危及里下河地区千百万人的生命,这个罪过孰轻孰重,恐难以责任追究来洗清一切,平息事端。

往往是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扯皮,有好处就上,没好处就让,甚至于相互拆台,制造事端,唯恐天下不乱。

这盗石之事应该是谁管,看官可作评说,弄的笔者也难诤言,用赤子之心予以忠告。

各执一词,也各藏着鬼胎,对与错在事件的发展中,有着需求,那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其实在利益观上,最终的赢家还是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富集了资本,首先是那有权有钱有势的。

格局已经形成,破解难题,那还是个未知数,有可能愈演愈烈,变本加厉。也有可能转危为安,风平浪静。

现在就是平息事端的关键时候,要人有人,但要钱无钱,钱为马了,钱乃万事圆,一切通达。

这不马勒力听了璞老太太的话,大有启发,戏文中有董永卖身葬父,他鉴之以明智之举,就是以倒插门子作条件,创新一个卖情换取契约钱。

于是借题发挥,到了璞家出口欲借五万银票,璞正文有难处,怕是惊人的相似于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同出一辙,而耻笑于天下。

那就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惹事生非。

但璞老爷爷和璞老太太说这事是好事,上门求援,是打开秦晋之好的一扇门,一把开锁的钥匙,送上门了,岂不正中下怀。

何况是漕运总督府借资,还有高额利息,如同民间借贷,正愁钱的出路呢?一弓搭两箭了。

有道是父在堂前子不立,璞正文自然遵守孝道家规了。

未曾想马勒力不费吹灰之力,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借来了五万剿贼雇佣军费。

急忙向甄大人汇报,并速与清凉山上的龙文阁对接。当然依然请青龙帮严厚安出任证人,三者如前言议定,各就各位。

龙文阁自然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集结了一千多土匪,武装整齐,蜂拥下山,直奔高家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